霍启刚
前言
近年来,中国社会各领域普遍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内卷”的现象,从企业员工到在校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都感受到了这种无形的竞争压力。内卷,这一曾经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机制,如今却逐渐显现出其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内卷确实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学生们比拼学习成绩,职场人士竞争业绩,这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内卷的弊端日益凸显。
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地方间的无序扩张,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饱和。在本地市场趋于饱和时,企业本应寻求向外发展,而非陷入无节制的内卷之中。
霍启刚提案整治内卷
在今年的两会上,奥运冠军郭晶晶的丈夫、人大代表霍启刚,针对内卷现象提出了整治建议。他以河南胖东来超市为例,指出企业应以质量和服务取胜,而非一味压低价格。
霍启刚的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认为他作为香港顶级豪门的接班人,眼光独到,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发展中的痛点。
霍启刚
内卷之困:无路可卷的困境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孩子想要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需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这种压力导致内卷现象蔓延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穿衣打扮也成为了竞争的一部分。然而,并非所有事情都需要通过内卷来解决。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员工为了站稳脚跟,努力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度的内卷导致员工身心疲惫,压力巨大。对于老板来说,这种场景或许正是他们所期望的。
霍启刚
除了员工之间的内卷,私营店主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例如,两家服装店为了吸引顾客,不断降价,最终导致双方都赚不到钱。这种内卷的大环境已经蔓延至生活的各个角落。
霍启刚在两会上直指内卷的副作用,呼吁全面整治恶性内卷。他还将矛头指向了政府的“KPI”考核,指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不顾实际情况,导致产能过剩和产品降价甩卖。
霍启刚
这种做法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各地为了抢占项目资源,不惜送地、送资源、送户口,各种政策齐上阵。这种比较之下,一个比一个离谱,将好的政策和资源都给了这些企业,而那些本本分分搞事业、做创新的企业却什么也捞不着。
曾经的内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如今的内卷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各行各业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无底线、无下限地进行产能扩张,导致劣质品横行,最终只能以微薄的利润苦苦支撑。
中国制造卷到国外
内卷的负面影响不仅限于国内
除了在国内内卷,中国的部分制造业为了抢占国外订单,报价竟然比成本还要低。东南亚的客户看到中国企业的操作后,都感到震惊。这种堪比自杀的降价方式,让中国制造沦为低质的代名词。
霍启刚
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大厂故意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导致那些资金本就不够充足的小厂不得不想方设法垫付工人工资,最终将小厂拖垮。与这种低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河南胖东来超市,他们不以低价取胜,而是给供应商结款快、给员工高工资和福利。
用霍启刚的话来说,“内卷就如同是慢性毒药,而高质量的发展才是解药。”
组团出海:开辟新赛道
霍启刚指出,目光不应局限于国内
霍启刚提出,中国企业不应局限于国内市场,可以通过香港这个平台,团结起来去海外发展。在国外建立自己的产业园,增加在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这样可以降低成本,通过议价来与欧美企业抗衡。
他特别提到了供应链的想法,认为中国不仅要学习欧盟进行合规审查,还要联合“一带一路”国家制定规则。这样中国的老板以后出国谈判时,可以直接将国际标准甩出来,实现降维打击。
霍启刚
如今是追求品质的时代,已经不再是低价竞争、以量取胜的时候。霍启刚的整治内卷提案不仅治标,更能治本,关乎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发展。
前几天刘强东、娃哈哈等企业宣布要进军外卖市场,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讨论。作为一个老百姓来看,刘强东和娃哈哈已经赚了不少钱,都是全国人民买了他们的货,他们才能赚那么多钱。如今他们又要去做外卖生意,明显是在抢别人的饭碗。
这种内卷现象真的需要好好整治了。中国的孩子们竞争压力太大、太累了,年轻人在职场中也被卷得太厉害了。如果再不整治,让恶性竞争循环下去,就会像一颗制约良性发展的毒瘤。
结语
霍启刚的提案直指要害
霍启刚的提案一针见血地说出了中国经济的现状。只有认识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相信霍代表的提案能够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对于改善各行各业的内卷乱象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