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杨振宁,可能大部分首先想到是他和翁帆的“爷孙恋”。
但实际上,杨振宁这个人可不“简单”。
一生提出多项物理理论、被多所大学竖立雕像,他的辉煌成就可是数都数不过来。
甚至当年他和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直接打破了获诺奖最快记录。
令人遗憾的是,近日这位学术巨匠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不过,没想到在杨振宁逝世消息传出后,他却凭借自己生前的一个举动成为大众的注意中心。
对大众来说,杨振宁的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他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与翁帆的婚姻也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只是鲜少有人知道,杨振宁早前还有一段婚姻。
早在1949年,杨振宁在美国一家餐馆重逢了曾是自己学生的杜致礼。
两人在碰面之后,很快在相处中走到一起。
之后杨振宁在写信征求父母意见后,与杜致礼正式结婚。
婚后,杜致礼一力承担了家里全部事务,让杨振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
两人携手走过了五十多年的时光,共同孕育了多个子女,一家人幸福美满。
但遗憾的是,在年纪上来之后杜致礼却突然身患绝症。
即便经过了多年的治疗,她却还是在2003年逝世。
在相伴多年的妻子去世之后,杨振宁从美国退休,之后定居在了清华大学。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杨振宁的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2004年,当时尚在上学的翁帆突然寄了一封信给杨振宁。
之后两人更是联系得十分密切,两人之间的距离也在这一次次的交流中逐渐拉近。
最终在这年年底,两人正式登记结婚,而这段婚姻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毕竟,两人一个是闻名国内外的物理界泰斗,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学生。
两人之间五十四岁的年龄差更是让这段婚姻饱受争议。
即便外界议论声不断,两人却依旧坚定地过自己的生活。
婚后两人相互扶持,几次共同出席学术活动都表现的十分甜蜜。
可谁能想到,之后的一则消息却彻底打破了两人生活的平静。
在物理界众多学者中,杨振宁无疑是备受关注的存在。
多年来,他在研究领域下了大功夫,相继提出多项理论,甚至一度被评为物理学全才。
而1957年的那场颁奖礼更是让他在国际上“出尽了风头”。
当时他和李政道携手针对“弱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之后两人更是一度发表了有关“宇称不守恒”的论文。
此论文一发布就在物理学界炸开了锅。
两人更是因此物理学成果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还一举打破了最快得奖纪录。
当杨振宁在颁奖礼上用中文说出“为自己中国血统和背景感到骄傲”时,全场掌声雷动。
但命运的玩笑总是来的猝不及防。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杨振宁在过完103岁生日没多久就突然去世了。
这消息一出,无数网友纷纷表示震惊,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
学术界内,众多学者、同行纷纷发文悼念。
其中清华校友卢伟冰发文悼念,还在评论区表示自己曾有幸听过杨老的课。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更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很难过。
甚至清华大学的官方账号不仅发文悼念,更是直接把账号头像换成黑白照。
这一操作也让众人一度想起了清华和杨振宁之间的渊源。
想当年,杨振宁回国后便投身于清华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物理学人才。
但这还没完。
早前在协助建造清华高等研究院时,他更是捐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帮忙筹募资金。
可以说他为清华的发展,为中国的物理学教育事业倾注了无数心血。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杨振宁却因为早前的一则消息将自己推到了大众的视野中心。
杨振宁成就可以说没有几个人不知道。
但实际上,杨振宁可不像大众想象的那么“简单”。
早在1970年,杨振宁一番针对国家主权的看法就直接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当初,钓鱼岛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杨振宁作为留美学生参加了当地华人的抗议活动。
不仅如此,他更是直接表示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无可辩驳。
除此之外,在第一次回国访问时,杨振宁还和其他科学家促成了科大少年班。
并且在回到清华园定居后,杨振宁更是直接把住所取名为“归根居”。
事实上,他在事业方面的成就和这份赤子之心也在之后得到了真诚的“回报”。
三年前,在《感动中国》的颁奖礼上,杨振宁惊喜亮相。
主持人那番“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的颁奖词也成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真实写照。
而最近,随着网友的深扒,杨振宁也意外凭借自己生前的一个举动再次口碑暴涨。
近日,杨振宁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人们对这位备受关注的学者进行了全方位“考古”。
一时间,“自幼立志拿诺奖”“为清华捐出所有积蓄”等事件纷纷被扒出。
可在这众多的感人事件中,杨振宁生前的一个举动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早前,杨振宁因为入美国籍的事情遭受了许多来自外界的质疑。
哪怕他做出什么成就,也会有网友把此事拉出来大说特说。
不过,近日却有网友发现,针对国籍一事杨振宁早就做出了答复。
早在2015年,已经九十多岁的杨振宁突然做下决定,放弃了美国国籍,恢复了中国国籍。
针对这一举动,当时有许多网友都表示不理解。
面对外界的舆论,杨振宁也做出了回应。
他表示自己决心改回中国国籍是因为他身体里留着父亲的血,也是中华文化的血。
在这一事件被爆出后,“杨振宁曾谈恢复中国籍”瞬间登上了热搜。
该话题直接吸引了三千多万的阅读量,更是一万多人参与了互动。
评论区有关“先生爱国之心从来没有变过”的留言更是数不胜数。
有网友留言称“先生家国情怀与学术成果同辉”。
甚至还有不少人感慨,可能翁帆也没想到,杨振宁去世后,竟因当年恢复中国籍再次口碑暴涨。
而网友这样激烈的反应其实也和杨振宁多年来的种种行为脱不开关系。
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自己的人生是个圆”。
从清华园出发,他在经历了多年的海外求学与科研生涯后,最后“归根”故土。
而杨振宁先生恢复中国国籍的举动,其实和他把居所命名“归根居”是一样的含义。
在海外多年,他始终心系祖国,对中华文化有着极深的认同与归属感。
至于杨振宁多年来设立基金资助学者深造、推动清华建设的举动,更是说明了自己早“心向祖国”。
恢复国籍,也不过是将这份情感以一种更为正式的方式表达出来。
而他这份深沉的爱国情怀也给大众提了一个醒。
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与魂。
尽管杨振宁已经离去,但他留下的科学遗产与精神财富依旧耀眼。
他的一生,为中国乃至世界科学进步作出了异常卓越的贡献。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值得敬仰的长者。
而他的名字也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科研工作者不断前行。
希望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从杨振宁的事迹中汲取力量,不畏艰难、勇于探索。
你对杨振宁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