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宁德时代日赚2亿为何难敌行业增速?解析背后的供应链困局

时间:2025-10-22 03:26:26 来源:定焦One 作者:定焦One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2025年10月20日晚,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表面数据光鲜的背后,却暗藏行业地位动摇的危机:当行业装车量以42.5%的增速狂奔时,这家日赚2亿的企业却仅实现6.8%的营收增长。

利润狂飙与营收失速的悖论

财报显示,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85.5亿元,同比增长41.2%,相当于日均净赚2.1亿元。但同期营收仅增长12.9%至1041.9亿元,前三季度营收增速9.3%与净利润增速36.2%的差距更为显著。

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三方面:

  • 成本优化: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高点回落,推动毛利率从2022年的20.3%提升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25.3%
  • 财务收益:账面3600亿现金理财带来70亿元利息净收入,同比激增40亿元
  • 投资回报:参股公司盈利提升贡献52.4亿元投资收益,同比增加21亿元



市场份额持续流失的深层危机

动力电池业务作为核心板块(占比70%),其装车量增速与行业形成鲜明对比:

  • 行业整体增速:42.5%(2025年前三季度)
  • 宁德时代增速:6.8%
  • 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45.2%降至2025年Q3的41.7%,创五年新低

储能业务表现更为严峻,2024-2025年上半年连续出现收入负增长。价格战白热化与政策依赖导致的盈利模式模糊,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供应商角色的结构性困境

与特斯拉1.49万亿美元市值相比,宁德时代3180亿美元的估值差距折射出产业链地位的本质差异:

  • 特斯拉模式:掌控电池-整车-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定义4680电池、超级充电网络等技术标准
  • 宁德时代困局:作为供应商,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等技术创新需依赖车企装车决策,技术优势难以直接转化为市场话语权


图源 / CATL宁德时代微博

下游车企正通过多元化采购与自研电池降低依赖:

  • 特斯拉同时采购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电池,并推进4680自研
  • 大众投资国轩高科并在欧洲自建工厂
  • 蔚来测算自研电池可提升8个百分点毛利率

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更暴露供应链掌控力短板,2022年碳酸锂价格暴涨导致毛利率承压,2025年价格回落才实现修复。

破局之路:换电与出海的双线突围

面对供应商天花板,宁德时代布局两大战略方向:

  1. 换电业务转型:2022年推出EVOGO品牌,2025年升级「巧克力换电」标准块,与蔚来、中石化合作建设500座换电站。但车企对数据安全与平台控制的顾虑,成为规模化推广的核心障碍。
  2. 欧洲市场深耕:将港股募资90%(约325亿元)投入匈牙利工厂建设,2025年前四个月欧洲市场份额提升至44%。政策确定性、本土竞争薄弱与贸易壁垒规避构成三大机遇,但需应对欧盟《新电池法》等法规挑战。


图源 / CATL宁德时代微博

这场转型战役,本质是中国制造业从「世界工厂」向产业链顶端攀升的缩影。换电业务代表服务化转型的战略防御,欧洲扩张则是市场多元化的现实选择。每条路径都伴随着技术投入、政策风险与生态构建的重重挑战,但也蕴含着重塑行业话语权的历史机遇。

*题图来源于CATL宁德时代微博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