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近期,美国出口管制领域的‘穿透性规则’正引发剧烈反噬效应。据路透社20日披露,由甲骨文、亚马逊、埃克森美孚等跨国企业组成的美国全国对外贸易委员会已正式向政府递交抗议信,要求立即暂停这项对华贸易新规。该团体警告称,规则实施后已导致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出口业务停滞,并可能引发中国等国家将美企从供应链中系统性剔除。
根据美国商务部9月29日发布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任何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持股超过50%的海外子公司,都将被自动纳入管制范围,禁止获得美国技术及产品。这一‘连坐式’制裁手段迅速引发美国商界反弹。美国全国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杰克·科尔文在致总统的信中直言:‘该规则导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出口合同暂停执行,与政府降低贸易逆差、扩大出口的承诺完全背道而驰。’
信件特别指出,商务部在规则实施后出现‘许可证处理瘫痪’现象。据路透社8月报道,由于内部管理混乱,针对中国客户的数千份出口许可申请陷入积压状态。科尔文强调:‘若维持现状,全球市场将加速转向非美供应商,这反而会削弱美国国家安全——因为以中国为首的国家正在主动剥离供应链中的美国节点。’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9月29日回应称,美方此举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的典型案例,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10月12日,商务部进一步披露,穿透性规则已影响中国数千家企业正常运营。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向《环球时报》分析,该规则迫使中美科技合作断链,虽会短暂冲击中国高科技产业,但长期看将加速中国自主产业链形成,‘这显然不符合美国企业的利益诉求’。
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对华鹰派长期推动此类规则,旨在打击受制裁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子公司‘规避管制’的行为。然而从实际效果看,甲骨文等美企的游说行动暴露出规则实施中的严重漏洞:既未有效阻断技术转移,又导致美国企业丧失市场份额。这场规则博弈如何收场,已成为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新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