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9月楼市现回暖迹象:商品房销售激增,70城房价降幅趋缓

时间:2025-10-22 18:19:17 来源:览富财经网 作者:览富财经网

10月22日,A股房地产板块出现异动拉升,其中盈新发展(000620.SZ)、光明地产(600708.SH)、天保基建(000965.SZ)、京投发展(600683.SH)等个股涨停,合肥城建(002208.SZ)、上实发展(600748.SH)等个股也纷纷跟涨。这一市场表现背后,是楼市近期迎来的积极信号。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月至9月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及9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尽管房地产市场有所波动,但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的同比降幅正在收窄,去库存成效显著,房地产市场正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特别是9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相比8月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为楼市的继续回暖注入了信心。



楼市整体表现积极,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双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9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了853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48.5%;销售额则达到了8025亿元,环比增长47.3%。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各地持续调整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降低购房门槛,减轻居民购房资金压力。同时,9月份作为传统销售旺季,新建商品房上市增多,房企也加大了优惠促销力度,进一步调动了居民的购房积极性。

从价格方面来看,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有所减少,部分城市价格甚至出现了上涨。这反映出市场在政策推动及销售旺季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定的积极变化。

具体来看,9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1%和3.4%,降幅均收窄0.3个百分点。二手住宅方面,一线城市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0%和5.7%,降幅分别收窄0.2个和0.3个百分点。

此外,随着去库存工作的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逐步改善。从资金来源看,1月至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8.4%,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6个百分点。从商品房库存看,9月末比8月末减少了241万平方米,已连续7个月减少。

政策为市场保驾护航,多举措助力楼市回暖

近年来,为促进楼市回暖,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自2022年以来,央行多次降低5年期以上LPR,合计下调1.15个百分点至3.5%;同时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3次,合计下调0.65个百分点至2.65%,商贷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2023年,银行向房地产企业提供并购贷款、存量展期贷款合计超过1万亿元。截至2023年底,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绝大部分都已投放到项目,商业银行还提供了相应的商业配套融资。此外,“第二支箭”已累计支持18家民营企业发行金额总计373.18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

2024年5月,多部门优化多项需求端政策,降低首套首付比例至15%,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二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同年12月1日起,将现行享受1%低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面积为140平方米以上的,首套住房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二套住房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政策构建起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形成保障和市场两个体系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供应格局。在房企融资端,银行提供并购贷款、存量展期贷款以及“保交楼”专项借款等措施,为房企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这不仅增强了购房者的信心,也维护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

部分房企业绩回暖,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部分上市房企业绩出现回暖。其中,滨江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454.49亿元,同比增长8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8.53亿元,同比增长58.87%,业绩增长显著。

招商蛇口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4.85亿元,同比增长0.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8亿元,同比增长2.18%,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华润置地2025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949.2亿元,同比增长19.9%;实现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16.2%。公司战略性聚焦高能级城市,一、二线城市收入占比达93%,结算均价上升35.5%。此外,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持续发力,经常性利润贡献超六成,经营性不动产业务实现营业额121.1亿元,同比增长5.5%。

越秀地产202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额615亿元,同比增长11%,营收连续七年稳健增长,完成全年1205亿目标的51%。保利发展2025年前9月以1856亿元销售操盘金额居首,土地投资聚焦核心城市,新增货值占行业比70%,TOP10拿地金额集中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