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月薪过万却不敢在酒吧畅饮,到年销3亿元的‘东北酒馆王’,厉星用9.9元啤酒打破传统酒吧社交壁垒,73家哈夫酒馆书写草根逆袭的商业传奇。
来源 | 商界杂志(ID:shangjiezz)
图片丨被采访者提供
2009年的上海某酒吧,20岁的厉星攥着25元买的科罗娜,指尖在瓶身凝出冷汗。卡座上谈笑风生的年轻人,与月薪过万却因价格望而却步的他形成鲜明对比。‘一瓶酒的价格,就是社交的门槛。’这个夜晚,成为他创立哈夫酒馆的起点——‘我要砸碎金钱筑起的社交高墙’。
16年后,‘便利店+酒吧’模式的哈夫酒馆在北方开出73家门店,年营收3亿元,厉星成为东北酒吧业当之无愧的‘王者’。
2022年5月长春解封当晚,桂林路哈夫酒馆门前排起长队。0点钟声敲响,270个座位3分钟内被年轻人填满,创始人厉星泪洒现场——这个曾被讥讽‘穷鬼乐园’的品牌,用一场狂欢完成了精神加冕。
厉星的逆袭,始于一瓶科罗娜,成于对‘社交平权’的执着追求。

厉星的创业史,是一部底层突围的孤勇者之歌。
15岁辍学打工,从工厂学徒到车间主任,他靠拼劲儿完成原始积累。2009年回乡创业时,他发现小城青年陷入‘社交荒漠’:熟人社交难破冰,低成本场景稀缺。于是,他贷款开起咖啡店,却因冷清被迫转型社交——在店内设置留言本,让年轻人通过文字互动。半年后,咖啡店扭亏为盈,他乘势开出十几家直营店。
披萨外卖、日料店……两次成功创业后,2018年的一场世界杯观赛场景彻底点醒了他:楼下小超市门口,年轻人围坐喝着8元啤酒,笑声与酒吧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不是不爱社交,只是被定价体系剥夺了资格。’厉星决定,把便利店酒水价格融入酒吧。
他跑遍8个酒吧业态发达的城市,发现传统酒吧的三大痛点:单瓶价格高、最低消费门槛、消费能力划分社交区域。‘我要让普通人也能自由享受社交。’基于这些痛点,他设计出‘便利店式酒馆’——前厅卖9.9元啤酒,后厅设自由拼桌区,无最低消费限制。
2019年8月,齐齐哈尔首店开业。一条‘不限座位、无低消、一瓶酒9.9元’的视频,让哈夫酒馆冲上本地热搜,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潮流地标。
当传统酒吧卷驻唱、装修时,哈夫酒馆的‘酒水平价+娱乐平权’策略创造了商业奇迹:单店日均营收超2万元,净利率30%,73家门店年营收3亿元。其成功密码藏在三大创新中:
1. 空间革命:红绿灯拼桌打破社交壁垒
首创红绿灯拼桌玩法,绿灯亮起时陌生人可自由拼桌。相比传统酒吧的卡座高墙,哈夫酒馆用9.9元啤酒和自由社交,让工薪阶层也能畅饮交友。
2. 数字基建:‘哈夫元宇宙’激活用户创造力
小程序化身虚拟社交空间,用户自定义形象、完成任务赚金币、解锁联系方式。‘酒鬼派对’‘暴富派对’等线下活动,与‘台球大师赛’‘啤酒速饮挑战’等小游戏形成闭环,UGC内容生态让用户自发传播,形成‘创作-传播-引流’链条。
3. 供应链重构:三层架构锁定9.9元价格
上游与厂商签年度采购协议,中台自建‘迷雾森林’供应链公司,下游砍掉冗余环节,物流成本控制在营收3.5%。基于大数据的‘三度分割线’策略,开发受女性欢迎的3%以下酒精度苏打酒,年销二三十万箱。
‘哈夫的核心不是低价酒水,而是社交体验。’厉星说。在东北,哈夫酒馆已成为年轻人社交的首选,甚至为濒临倒闭的商场带来客流。
2021年,当门店突破30家时,厉星遭遇管理黑洞:服务标准参差不齐,员工执行力弱,人才紧缺。他祭出三大对策:
1. 标准化体系:SOC+SOP+督导+赛马机制
SOC训练体系对应SOP标准化手册,新员工需通过严格考核才能上岗。督导团队以神秘顾客身份检查,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ABC赛马机制根据运营数据和督导评分划分门店等级,营造竞争氛围。
2. 哈夫商学院:构建人才生态
2022年成立的商学院,通过系统培训为门店输送管理人才,解决创业初期的人才困境。
3. 企业文化:‘真诚、平等、爱顾客’
厉星将好利来的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哈夫,要求全员践行核心价值观。员工关怀上,为店长级以上员工父母每月提供500元工资;激励机制上,设立标准化晋升通道和‘全民参投’股权机制——店长出资1.5%获门店6%分红权,区域经理投资3%享辖区利润分成。
从齐齐哈尔街头的留言本,到全国73家门店,从15岁打工仔到东北酒吧王,厉星始终在解答一个问题:如何让普通人触摸到社交的快乐。如今,哈夫酒馆里,00后举着9.9元啤酒碰杯,中年人在台球桌旁大笑,社恐者抱着玩偶看转播——被尊重的社交需求,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
正如厉星在哈夫6周年演讲中所说:‘我曾以为要改变世界,后来发现,改变世界太难。但让每个年轻人喝得起酒、交得到朋友,这件事,我做到了。’
合作咨询电话

来源:商界杂志(ID:shangjiezz)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原创平台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