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高层变动再次引发市场关注。10月25日,据新华财经报道,张德芹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由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这一人事调整距张德芹10月20日率队调研茅台酒2026年度下沙生产仅隔5天,凸显此次换帅的突然性。

近年来,茅台集团频繁换帅,先后经历袁仁国、李保芳、高卫东、丁雄军、张德芹五任掌门人。除袁仁国和张德芹外,其余三人均非酒业出身,这种跨领域任命引发业界对茅台战略方向的持续关注。
在张德芹任期内,茅台展现务实风格:砍掉茅台冰激凌等非核心业务,推动直销渠道占比提升至45%,废除争议政策如“拆箱令”,修复与经销商关系。这些举措帮助茅台在行业深度调整期保持双位数增长,2024年营收突破1500亿元。
行业分析师指出,张德芹的低调务实风格获得市场认可。习酒经销商评价其“谦虚低调,不标新立异”,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他“敢做敢当,熟悉茅台发展逻辑”。但一年半的任期显然不足以完全扭转局面,此次换帅或与业绩压力、战略分歧等因素有关。
新任董事长陈华的到来,预示茅台将更深度融入贵州省经济战略布局。作为贵州最重要的万亿国资资产,茅台的发展始终与全省财政状况紧密相连。穿透君梳理数据发现,近年来茅台占贵州国资总额比例呈现明显波动:

1. 首次冲高与回落(2015-2018年)
2015-2017年,白酒行业复苏带动茅台市值从0.25万亿猛增至0.88万亿,占比从12.8%升至37.4%。2018年受宏观去杠杆影响,市值回落至0.64万亿,占比降至22.1%。
2. 巅峰时刻(2019-2020年)
在核心资产抱团推动下,茅台市值2020年末达2.51万亿元,占全省国资总额的67.8%,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
3. 占比快速回归(2021-2022年)
随着贵州省大力推进基建和国资重组,省级国资总额从3.7万亿增至5.45万亿。同期茅台市值稳定在2.5万亿左右后开始回落,占比两年内从68%降至40%以下。
4. 占比稳步下行(2023-2024年)
茅台市值在2.2万亿左右徘徊,贵州省国资总额2023年突破6万亿,2024年预计达7万亿,占比降至31.3%左右。
尽管占比下降,茅台仍是贵州经济的重要支柱。2020年前占比变化主要由茅台市值波动主导,此后则得益于全省国资的快速壮大。预计未来茅台占比将在25%-35%区间保持稳定,其业绩增长将成为全省经济稳定器。
贵州省经济发展面临特殊挑战。受地理环境限制,传统支柱产业为“烟、酒、煤、电”,财政实力处全国下游水平。为拉动经济增长,贵州省在基建和民生领域投入巨大,形成债务驱动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债务和城投带息债务规模较大。

作为化债最早的省份之一,贵州省通过茅台化债、省属企业增信等手段缓解债务压力。2023年“一揽子化债”政策推出后,贵州省纳入12个重点化债省份,2024年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3888.79亿元,占全国同期发行总额的26.4%,发行规模连续两年居首。
尽管债务风险得到一定缓释,贵州省债务负担仍处高位。2024年末政府债务余额1.75万亿元,负债率77.37%居全国第二,显性债务率和广义债务率分别排全国第4位和第11位。在此背景下,作为最重要国资的茅台,其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发展决策需服从全省经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