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票选哪家?价格成为关键考量
在选购机票时,价格往往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然而,当您翻遍各大购票平台会发现,春秋航空的票价普遍低于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三大航司。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价’并非短期促销,而是贯穿全年的常态。
低价航司竟成盈利冠军:2025年上半年数据揭示真相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航司合计营收超过2300亿元,却集体亏损超47亿元。反观春秋航空,不仅实现净利润11.69亿元,净利率更是超过11%,成为国内最赚钱的航司。
持续盈利:2024年营收200亿,净利润22.73亿
这一优势并非偶然。2024年,春秋航空实现营收200亿元,净利润达22.73亿元,稳坐‘盈利王座’。而同期三大航司均面临不同程度的亏损。那么,明明票价更低,春秋航空为何反而赚得更多?答案在于其独特的低成本运营模式。
低成本战略:单位座公里成本同比下降3.5%
春秋航空从成立之初便定位于‘低成本航空’,单位座公里成本长期保持国内较低水平。2025年上半年,其单位座公里成本同比下降3.5%,达到0.303元,而三大航司的单位座公里成本均超过0.41元。
节省文化:从创始人到团队的降本基因
春秋航空的成本优势与其自上而下的‘节省文化’密不可分。从被称为‘中国廉价航空第一人’的王正华,到接班的长子王煜,两任董事长都将‘省钱’理念融入经营,最终形成了‘两单、两高、两低’的运营模式。
模式一:单一机型+单一舱位,规模效应最大化
与多数航司采用多种机型不同,春秋航空的133架飞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全部为空客A320系列。单一机型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简化了飞行员和乘务员的培训流程。此外,春秋航空的飞机全部为经济舱,无头等舱和公务舱,可提供座位数较两舱布局的A320机型高10%-15%,进一步摊薄了成本。
模式二:高客座率+高飞机日利用率,成本分摊更高效
春秋航空凭借低价优势吸引了大量旅客,2025年上半年平均客座率达90.52%,高于三大航司。高客座率意味着固定成本(如飞机折旧)分摊到每个旅客身上的金额更少。同时,春秋航空的飞机日利用率达9.7小时,高于行业平均的9小时和国航的8.76小时,通过增加早班机和晚班机提升了运营效率。
模式三:低销售费用+低管理费用,省去中间环节
春秋航空早早打破了依赖中航信售票系统的传统,自建售票和离港系统,每年节省大量销售费用。2025年上半年,其电子商务直销占比达99.7%,销售费用率常年维持在1.5%左右,而三大航司的销售费用率普遍在4%以上。
盈利逻辑:基础票价引流+非航服务增收
春秋航空的盈利并非简单的‘低价换销量’,而是通过‘基础票价引流+非航服务增收’的组合拳实现降本与增利的双重效果。例如,三大航司将餐食、行李、选座等服务打包进票价,而春秋航空则将其拆分为‘可选服务’单独收费。2024年,春秋航空辅助业务收入达10.3亿元,同比增长14.44%,占营业收入的5.15%。
踩中消费趋势:务实需求催生‘裸票价+可选服务’模式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旅客在选购机票时更看重‘能否坐得起’而非‘坐得是否舒服’。春秋航空的‘裸票价+可选服务’模式恰好满足了这一务实需求,形成了天然优势。
挑战与应对:三大航的低成本转型之路
尽管三大航司近年来开始借鉴廉价航空经验,启动‘机队瘦身计划’和‘按需用餐’改革,但转型仍面临桎梏。首先,三大航司的长途国际航线较多,运营成本本身较高;其次,其‘全服务’模式需保留高端服务配置,成本难以大幅削减。相比之下,春秋航空的成本优势更像是‘基因里的’,实施起来更具优势。
总结:春秋航空的‘拼多多式’成功与未来挑战
春秋航空如同‘航空界的拼多多’,通过极致的成本控制和灵活的收费模式,打破了‘低价必亏’的行业惯性,为旅客提供了更多选择。然而,其‘低成本神话’并非完全不可复制。未来,春秋航空需持续求变,更精准地满足客户需求,以保持长期盈利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