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东鹏饮料赴港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剑指东南亚市场

时间:2025-10-17 10:10:47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清河


作为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东鹏饮料(605499.SH)正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2025年10月9日,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A+H两地上市模式,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此次上市由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三大国际投行联合保荐,彰显其国际化野心。

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实现营收107.32亿元,同比增长36.38%;归母净利润达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在功能饮料市场连续四年销量排名第一的背景下,公司正通过产能升级、品牌建设、渠道深耕和海外拓展四大方向,构建全球化竞争力。

招股书失效引关注,业内称属正常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东鹏饮料曾于2025年4月首次递交港股上市申请,但招股书在10月3日失效。对此,多位财经专家表示,港股招股书失效是技术性流程,并非上市受阻。知名财经作家高承远指出:"港股上市周期中,招股书更新是常规操作,类似A股的财报更新机制。"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进一步解释,港股市场允许企业在6个月内多次提交申请,"重新提交四五次都很正常,关键看企业基本面"。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林先平强调,市场更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只要经营稳健,材料更新后即可继续推进。

事实上,东鹏饮料在失效后仅6天就火速更新招股书,展现其推进上市的坚定决心。公司表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完善产能布局、升级供应链、增强品牌影响力、拓展全国渠道网络及加速海外业务布局。

A股四年成绩斐然,全国化战略成效显著

自2021年5月登陆A股成为"功能饮料第一股"以来,东鹏饮料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份额从2021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26.3%,连续四年销量排名第一。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营收从85.00亿元增至158.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2.44%;净利润从14.41亿元增至33.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2.0%。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较2021年同期增长近200%,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业绩增长的背后,是东鹏饮料多元化的产品战略和渠道变革。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连接超2.5亿消费者,与420万终端网点高效互动,深度合作3200个经销商。产品矩阵涵盖能量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等六大品类,形成"东鹏特饮"+"补水啦"双核心驱动模式。

其中,"东鹏特饮"作为支柱产品,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3.61亿元;"补水啦"则以213.7%的增速成为10亿级单品。区域市场方面,广东区域保持稳健增长,华北、线上、大客户等渠道同比增速均超40%,全国化布局基本成型。

港股上市剑指东南亚,全球化战略提速

在多元化和全国化战略之外,全球化是东鹏饮料的第三大战略支柱。公司明确表示,赴港上市旨在增强资本实力、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满足海外业务发展需求。招股书透露,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未来三到五年拓展东南亚市场,探索投资并购机会。

林先平分析认为,港股上市可帮助东鹏对接国际资源,通过多元化融资支持研发创新和产能扩张。高承远则指出,港股的离岸人民币+美元双币池特性,以及全球便利店采购体系的认可度,使其成为东南亚并购的理想融资平台。"拿下港股代码,相当于为越南、印尼等市场并购储备可换股弹药。"

尽管2025年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达52.62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39.13亿元,但东鹏饮料更看重港股的战略价值。数据显示,上半年已有0.2%的收入来自香港、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市场。

为深化本地运营,东鹏饮料已在马来西亚设立2家子公司,印尼和越南各设1家,负责市场销售与业务管理。此外,公司还在美国、新加坡、日本设立子公司,虽未开展实质业务,但为未来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若成功在港股上市,东鹏饮料将获得更广阔的融资渠道,为海外业务发展提供想象空间。在红牛主导的东南亚市场,东鹏饮料正通过产品创新和本地化运营,逐步打开市场局面,全球化战略进入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