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险资加速布局ABS市场,前三季度登记规模激增25%

时间:2025-10-27 08:47:26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券商中国


“我们非常希望能申请交易所ABS资格,但目前监管方面还没有松口。”一家保险资管公司的高管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自2023年10月首批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得试点资格,能够开展资产证券化(ABS)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以来,至今尚未有其他险资获得新的试点资格。

目前,险资在保险ABS市场中的主要角色是管理发行资产支持计划。具体而言,险资通过发行保险资管产品,以受托人的方式管理资金。近日,根据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以下简称“中保登”)最新披露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5家保险资管机构登记了66只资产支持计划,登记规模合计达到2745.78亿元,同比增长25.1%。

交易所ABS资格成抢手资源

在低利率时代,除了红利资产外,现金流稳定且适合长期投资的资产支持计划越来越受到保险资金的青睐。自2023年首批试点以来,市场一直关注未来是否会有新的保险资金获得交易所ABS资格。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近期已有保险资管公司积极申请交易所ABS资格,希望从交易所ABS和REITs的投资者身份,拓展到发行人与管理人角色,与券商和首批5家试点险资共同分享市场。

交易所ABS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最重要的品种之一,其基础资产涵盖应收账款、小额贷款、债权和融资租赁债权等。

2023年,在证监会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统筹下,沪深交易所发布公告开展试点,将交易所ABS管理人范围扩展至保险资管公司。首批获得资格的5家保险资管公司包括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太保资产、人保资产和平安资管。

然而,此后似乎再无新的险资获批交易所ABS发行人和管理人的资格。据一位保险资管高管透露,交易所ABS的“主力”是券商,监管层对险资的资格批复相当谨慎。

“保险版ABS”同比增长25.1%

目前,险资在保险ABS市场中的主要业务是通过中保登开展被称为“保险版ABS”的资产支持计划业务。

保险版ABS的投资范围同样覆盖基础设施等项目,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保险资金多元化的配置需求。与交易所ABS不同的是,保险版ABS属于“非标”业务,流动性相对较弱,但因其现金流稳定,且契合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需求,因此今年以来险资发力布局ABS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共有15家保险资管机构登记了66只资产支持计划,登记规模合计达到2745.78亿元,同比增长25.1%。

根据中保登披露的数据,在产品数量上,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登记的资产支持计划最多,共登记了12只。在规模上,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记规模最大,达到了605.5亿元。在15家保险资管机构中,年内登记资产支持计划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险资达到了10家。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赵燕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