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2025主题ETF爆发年:规模激增93.85%,超百只产品收益超50%

时间:2025-10-27 14:13:43 来源:新经济e线 作者:新经济e线

2025年,主题ETF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资本市场上一颗耀眼的明星。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年内主题ETF规模已达7955.44亿元,较去年末的4103.95亿元激增93.85%,几乎实现翻倍,增速在股票ETF五大细分品类中位列榜首。与此同时,主题ETF产品数量也从去年末的422只增至487只,年内净增65只,增长15.40%。



相比之下,规模指数ETF在经历去年爆发式增长后,今年增速明显放缓。尽管产品数量从去年末的262只增至362只,但基金资产净值仅从21856.45亿元增至24651.21亿元,年内增速仅12.79%,在五大股票ETF中仅高于风格指数ETF。非货币ETF则从去年末的35746.56亿元增至55231.92亿元,年内规模增速达54.51%。

从市场份额来看,去年末股票型ETF在所有ETF中规模占比一度逼近八成,达77.38%,其中宽基ETF规模占比快速提升至58.57%。然而,截至今年10月24日,股票ETF和规模指数ETF的市场份额已分别下降至65.32%和43.30%,环比减少12.06%和15.27%。而主题ETF的规模占比则从去年末的11.00%增至13.97%,显示出资金对这一品类的热情。

主题ETF规模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资金配置需求,投资者通过主题ETF精准布局芯片、人工智能等景气赛道;二是行业机遇驱动,科技、消费等领域快速发展,催生相关ETF规模扩张;三是产品供给发力,基金公司密集推出细分ETF,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科技、AI主题ETF引领发行潮

从发行情况来看,今年主题ETF表现亮眼,以科技、AI等主题ETF为代表,引领发行潮。Wind统计显示,截至10月24日,今年已有67只主题ETF成立,远超去年全年的47只;累计发行规模达299.43亿元,同比增长167.49%,也远超去年全年的148.65亿元。

产品类型上,今年新成立的主题ETF以科技和人工智能为主导,分别发行了17只和16只新ETF。通用航空、生物医药领域分别有8只和6只新ETF发行;新能源、卫星行业也分别有5只和4只新主题ETF成立。

具体来看,富国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发行规模最大,达23.44亿元;汇添富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行规模亦突破10亿,达10.89亿元。此外,还有19只主题ETF发行规模超过5亿元。

在布局公募方面,富国基金年内已发行9只主题ETF,位居首位;鹏华基金、汇添富基金和华夏基金均发行了7只;易方达基金、国泰基金则发行了6只。主题ETF累计发行规模方面,富国基金以52.88亿元一马当先,鹏华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分别以34.91亿元和30.77亿元位居第二和第三。

在规模上升的产品中,华夏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增长最多,规模由发行时的5.45亿元增至40.08亿元,增幅高达635.18%。银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华夏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三只“兄弟”ETF在成立后的规模也分别实现了19.66亿元、16.43亿元和14.52亿元的增长。

此外,汇添富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南方中证机器人ETF、永赢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ETF等4只主题ETF也均在成立后实现了超过10亿元的规模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规模在发行后实现增长的主题ETF于年内普遍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但其中亦有例外。作为前述年内发行规模最大的主题ETF,富国国证机器人产业ETF于9月8日成立,随后一个月中,科技相关指数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震荡。截至10月24日,该基金净值亏损7.87%,但规模却实现了3.19亿元的增长,体现出了部分投资者“越亏越买”的策略。

不过,尽管行业发展迅速,但Wind数据显示,在年内成立的67只主题ETF中,截至10月24日,有40只产品规模出现缩水,占比59.70%,接近六成。仅有27只产品在规模上实现了增长。其中,即使跟踪指数完全相同,也会出现头部公募旗下产品规模增长,而中小公募旗下产品规模缩水的现象,展现出了行业马太效应的持续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

若按基金资产净值排序的话,截至今年10月24日,在487只主题ETF中,合计仍有43只同类产品规模低于5000万元,占比约8.83%。从管理人分布来看,平安基金和招商基金旗下迷你主题ETF数量最多,各有3只。

其中,平安基金旗下3只产品分别为平安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ETF、平安中证新材料ETF、平安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ETF,基金最新规模分别低至2913万元、3317万元、4093万元。如成立于2021年7月9日的平安中证新材料ETF最初募集规模达45631万元。自成立以来,基金规模已大幅缩水超过九成,高达92.73%;招商基金旗下3只迷你主题ETF分别为招商中证物联网主题ETF、招商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招商沪深300ESG基准ETF,基金最新规模分别仅录得1461万元、2156万元、3471万元。

逾百只产品回报超五成

今年来主题ETF爆发式增长背后,基金业绩表现均可圈可点,回报亮眼。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是唯一一只年内收益超过100%的主题ETF,累计净值增长率达到103.90%;紧随其后的是富国中证通信设备主题ETF,年内收益达到90.68%。包括以上2只产品在内,共计有11只主题ETF产品年内回报超过80%,而年内收益超过50%的主题ETF数量总计超过百只,达到116只。

从基金年内回报来看,全部487只主题ETF中仅有23只在年内的收益告负,其余464只产品均获得正收益,占比高达95.28%。其中,在年内净值增长率超过50%的产品中,以科技为首的主题ETF占据了大部分名额,除此之外,电池、黄金、稀土也是几个收益亮眼的方向。

在存续产品规模上,今年已有19只主题ETF规模超过100亿元,相比去年末的5只大幅增加。其中,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规模最大,达到417.40亿元;其次是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规模为297.79亿元;随后则是华宝中证医疗ETF,规模为258.31亿元。除此之外,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华夏中证机器人ETF、鹏华中证酒ETF三只产品的规模也均突破200亿元。



从规模增长幅度来看,华夏中证机器人ETF以190.61亿元的涨幅位列首位。除此之外,还有6只主题ETF在年内的规模增幅超过1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涨幅较大的产品以科技相关主题为主,但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同样以112.86亿元的规模涨幅成功跻身其中。

在资金净流入方面,从较长期来看,机器人相关ETF一直被资金所看好。截至10月24日,年内净流入超过100亿元的主题ETF有华夏中证机器人ETF、鹏华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和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三只产品的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62.68亿元、148.96亿元和120.79亿元。在此之后,还有10只主题ETF在年内获得了超过50亿元的资金净流入。

而从较短期来看,近一个季度内,多只电池ETF受到了较多的资金关注。Wind数据显示,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招商中证电池主题ETF分别获得了76.39亿元和49.10亿元的净流入。除此之外,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和鹏华中证酒ETF也分别获得了68.90亿元和60.71亿元的资金净流入。

另一方面,从年内资金流向来看,芯片ETF受到了较多的资金抛售,在所有主题ETF中较为显眼。根据Wind统计,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和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在年内分别出现了72.50亿元和65.82亿元净流出,而其他主题ETF均未出现超过30亿元的资金净流出。

具体来看,在净流出超过10亿元的其他10只产品中,医药主题ETF占据三席,新能源车ETF占据两席,科技ETF占据两席,剩余三只分别是国企ETF、芯片ETF和传媒ETF。

二级市场上,科技类指数在本轮行情中反弹强势,行业和主题ETF中,A股市场ETF交易热度最高的板块为科技及高端制造业板块,日均交易额为298.27亿元。今年以来,政策和资本市场对以科技和新型制造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也不断扶持和拥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 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就主题ETF投资而言,业内认为,随着管理层的顶层架构进一步明确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支持,这为市场,特别是科技成长板块,提供了重要的情绪支撑和长期投资主线。

微信号:netfin888;有任何建议欢迎后台留言。

爆料/投稿/合作:netfin888@126.com,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转载需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新经济e线为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新经济e线已入驻今日头条、雪球、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百度百家、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同花顺同顺号、东方财富财富号等平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