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亚男

医药行业的“卖水人”药明康德,近日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第三季度成绩单。
10月26日晚间,药明康德正式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其中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4.84%。特别是在第三季度,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120.57亿元,同比增长15.26%,首次实现了单季度营业收入突破120亿元的壮举。
药明康德业绩的高速增长,背后有着双重动力的支撑。一方面,公司的主营业务持续发力,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达到了324.5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核心的化学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实现收入259.7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9.3%,成为了营业收入增长的“压舱石”。另一方面,公司出售联营企业WuXi XDC Cayman Inc.(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明合联”)部分股票所产生的收益,也为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三季报的同一天,药明康德还公告称,拟以28亿元的价格出售其临床研究服务业务相关资产,进一步战略聚焦CRDMO业务。
那么,药明康德这位医药行业的“卖水人”为何会持续进行“加减法”呢?公司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坚实的客户需求和CRDMO业务模式的独特优势,使得药明康德能够实现多项经营指标的双位数增长。通过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CRDMO业务模式,公司可以更加专注于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从而加速全球化能力和产能的投放。
前三季度狂揽599亿元订单,TIDES业务成新增长点
从财报数据来看,药明康德前三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328.57亿元、净利润120.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61%和84.84%。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20.57亿元、净利润35.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6%和53.27%。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高达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
分业务板块来看,药明康德的化学业务表现最为抢眼。前三季度,化学业务实现收入259.78亿元,同比增长29.3%。而测试业务和生物学业务则分别实现收入41.7亿元和19.5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和略有增长。
作为药明康德的核心业务,化学业务中的小分子业务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小分子D&M管线累计新增621个分子,截至9月末,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到了3430个,商业化项目首次达到了80个。预计到年底,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过400万L。
而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则成为了化学业务中最耀眼的增长引擎。前三季度,药明康德TIDES业务收入达到了78.4亿元,同比增长121.1%。截至9月末,TIDES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7.1%。今年9月份,药明康德还提前完成了泰兴多肽产能建设,公司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已提升至超100000L。
头豹研究院医疗行业高级分析师何婉怡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GLP-1类药物的爆发式增长直接拉动了上游多肽原料药及CXO服务的需求。随着2026年司美格鲁肽国内专利到期,仿制药市场将迎来爆发,这将进一步扩大多肽原料药及CXO服务的市场空间。
根据药明康德在近期投资者日披露的相关资料,今年公司TIDES业务收入有望较去年全年增长80%。
“多肽药物综合了小分子化药与蛋白质药物的优点,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强、副作用小、稳定性好等特性,且可通过化学修饰优化药代动力学性质,支持快速筛选。”在何婉怡看来,多肽业务已成为CXO行业新一轮增长的核心引擎。
接连出售资产强化核心业务,年内二次上调业绩指引
就在三季报披露的当天,药明康德还同步公告了一笔重磅资产出售。
公告显示,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拟以28亿元的交易对价,向高瓴投资旗下私募股权基金新设子公司转让其所持有的上海康德弘翼医学临床研究有限公司和上海药明津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100%股权。
上述两家标的公司主要经营临床研究服务业务。药明康德联席首席执行官杨青表示,此次出售临床研究服务业务,是推进CRDMO核心战略进程中的重要一步。高瓴将依托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专业资源,推动临床研究服务业务迈向新的高度,继续为患者造福。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家标的公司合计营业收入约占药明康德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的3.5%,合计净利润约占药明康德前三季度净利润的0.7%。对于该笔交易,药明康德也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这是公司基于聚焦CRDMO业务模式的战略考量,交易所得资金将用于加速全球化能力和产能的投放。
事实上,这并非药明康德今年首次出售非核心资产。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公告发现,今年1月份,药明康德就出售了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两个医疗器械测试工厂;1月份、4月份及10月份,药明康德还分别出售了持有的药明合联股票资产。上述资产出售的收益也均指向了“持续强化公司独特的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
何婉怡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药明康德的CRDMO模式通过整合药物发现(R)、开发(D)与生产(M)全流程,构建了从前端化合物合成到后端商业化生产的闭环生态。“ADC、多肽、CGT等前沿领域技术迭代快、研发风险高,而全产业链服务能降低客户试错成本。CRDMO业务模式通过其一体化的整合服务、高效的运营体系以及对前沿趋势的敏捷响应,可以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
战略调整的积极影响也已经体现在了财务报告中。药明康德在三季度报告中提到,在持续聚焦CRDMO业务模式下,“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以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大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不断提升,提高了整体的盈利能力”。
基于此,药明康德年内二次上调了业绩指引。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将重回双位数增长,增速从13%-17%上调至17%-18%,整体收入从425亿元-435亿元上调至435亿元-440亿元。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