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环麓岛高得房率揭秘:阳台改造卧室背后的市场逻辑

时间:2025-10-28 21:10:28 来源:地产深度报道 作者:地产深度报道

上海新房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竞争。近日,宝山南大板块的中环麓岛一期项目通过审批,进入蓄客高峰期,其“超高得房率”成为市场焦点。据传,该项目得房率高达90%以上,甚至有说法称达到100%,这一数据远超市场常规预期。


《国际金融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中环麓岛所谓的“超高得房率”主要依赖于“三阳台”、飘窗等设计,通过大幅增加购房者实际使用面积来实现。然而,这种设计也引发了“偷面积”的争议。

“三阳台”设计:阳台半算钱,封好当卧室

“100%得房率确实有些夸张,但85%—90%的得房率是肯定的。”案场销售在介绍项目时如此表示。中环麓岛主打“南大首个且最后一个三阳台项目”,这一卖点成为其核心优势。

所谓“三阳台”,即除客厅阳台外,两间卧室各带一个阳台,可改造为卧室延伸空间。以主力户型110㎡三房为例,三个阳台总面积约15.2㎡,按“一半面积计价”规则销售,相当于额外赠送超7㎡使用空间。这一设计正是中环麓岛“偷面积”争议的关键所在。

根据上海2025年9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若干意见》,新建住宅每户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不超过该户型建筑面积10%且不大于16平方米的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1/2计入容积率。而中环麓岛110㎡户型的15.2㎡阳台,占该户型总面积的13.8%,明显超出10%的比例限制。

对此,销售人员解释称,前几批次楼盘申报时间在新政出台前,因此可操作,后续批次将严格按照新规调整。


记者在查看样板间时发现,110㎡三房的北房间原始面积仅4㎡左右,基本无法单独作为卧室使用。中建东孚通过增设一个约4㎡的转角阳台,才扩容出满足“卧室”功能的空间。

“北阳台按阳台申报,实际按卧室打造,这部分约4㎡的阳台一半计价、一半赠送。”销售人员透露,签约时将同步签订改造协议,交付时阳台已封好,地暖、地板、吊顶全做好,直接成为卧室的一部分。

然而,这种改造方式是否合规?销售人员表示,已与有关部门沟通过,属于竣备后改造,肯定没问题。但他也坦言,当时有关部门对北阳台设计有点不乐意,认为有点“擦边”,因此南边两个阳台交付为半封闭状态,需购房者自行完成后续封闭。

飘窗设计:不算建筑面积的实用空间

除了阳台,飘窗也成为中环麓岛“增面积”的重要工具。样板间内,主卧、卫生间、厨房等区域遍布各种尺寸的飘窗。“有些看着是飘窗,其实能改造成储物柜等,不算建筑面积但能当实用空间用。”销售人员介绍道。

这种通过阳台和飘窗扩容的设计,同样存在于108㎡、133㎡等在售户型中。

合规性争议:市场创新与规范边界

中环麓岛能做到85%—90%得房率的背后,是市场竞争下“赠送面积”成为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销售人员直言,之前阳台赠送多在8㎡,现在通过设计优化能做到15㎡,“偷的(面积)更多”。

所谓“偷面积”,是房地产行业的通俗说法,指开发商通过钻建筑规划或面积计算规则的空子,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产权面积的前提下,为房屋增加额外的实际使用空间。

一位从事上海房产交易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过往楼盘常见的“偷面积”方式包括可砸飘窗、赠送电梯厅私人空间等。“现在很多新项目都在做类似创新设计,比如环形赠送空间、L型飘窗,算是行业常规操作了。”他指出,购房者对“偷面积”普遍持欢迎态度,“以前买100㎡房子,套内纯使用空间可能仅60㎡左右,通过‘偷面积’能增加到70、80㎡,相当于降低了实际购房成本”。


然而,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背后,合规性风险始终存在。该业内人士提到,“偷面积”是否违规需看具体设计是否符合规范,以及开发商是否存在引导改造行为。“比如飘窗分为可砸和不可砸,可砸的能直接转化为套内面积,但若砸掉后破坏承重墙或外立面,就可能涉及违建,过户时需恢复原状才能消除产调上的违规信息”。

尽管中环麓岛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表示“改造阳台没问题”,但最终实际落地效果及后续影响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去化压力:80%目标下的市场博弈

大作“面积文章”的背后,是开发商中建东孚的去化压力。今年6月19日,中建东孚以81.95亿元的价格拿下宝山南大智慧城6宗核心地块,总建面约32万平方米。地块附带严苛条件,包括一宗近250米“宝山第一高”超高地标商办塔楼地块,须100%自持商业、40%自持办公。

这是中建东孚在上海开发体量最大、投资最多的项目,战略价值远超单一项目本身。拿地后,公司快速推进开发筹备,于9月正式公布项目案名“中环麓岛”,并打出“超级地标”、“PARK-TOD”、“一体化开发”的高定位标签,更在一个月内连开两场发布会为宣传造势。

然而,回款诉求也很明显。从拿地到入市,中环麓岛的项目周期尚不到6个月。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住宅首期已经过会,预计将在10月30日取证,11月1日开启认筹,推出建面约108—133㎡3房,共计144套房源,首开均价66025元/平方米。

但现实的去化压力从入市前就已显现。当前,上海新房市场早已告别“不愁卖”的阶段,新盘必须打出足够的噱头与热度才能吸引客源。以8月公示的35个新盘为例,其中仅2个新盘触发积分制;7月已认购的18个项目中,仅1个触发积分制,市场整体凉意明显。

而区域供应过剩进一步加剧了去化难度。据中环麓岛销售人员统计,目前南大板块大概有3000多套待售住宅,将分几年售卖。“上面定下80%的去化目标,市场不好,只能靠价格和面积优势吸引客户。”销售在介绍时多次提及“去化压力”,并表示“周围有楼盘给出97折优惠,中环麓岛不得不跟进同等折扣,且意向强烈还可谈更多优惠”。


价格上的让步同样直白。记者注意到,中环麓岛66025元/平方米的均价,已低于周边在售的中环置地中心·望雲(67477元/平方米)、中环铂樾(67396元/平方米),叠加97折折扣后单价可降至6.4万元左右,小户型价格更低。

另一个现实是,当大批开发商加码押注上海,尚未打出口碑的中建东孚想要分食市场份额变得更为困难。克而瑞数据显示,2023年其上海销售额为58.41亿元,2024年降至54.47亿元,连续两年位列上海房企第39位。到2025年1—9月,其仅实现销售额22.31亿元,排名跌至第42位,落后于中建玖合、中建壹品等中建系兄弟企业。

“弹药储备”也不充裕。2024年,中建东孚拿地权益金额29.8亿元,较2023年的48.05亿元缩水近四成。今年上半年,靠着这宗近82亿元的南大地块,中建东孚跻身上海拿地榜单的TOP 3。

此外,由于此前的项目表现不尽如人意,中建东孚今年9月加推的宝山中建山水雅境项目,164套房源仅收获个位数认购,销售冷淡。

因此,南大地块也成了中建东孚扭转颓势的“关键一注”,但最终能实现多少去化、贡献多少业绩,至今仍是未知数。

记者 左宇

编辑 吴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