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仅隔一个月,华林证券(002945.SZ)再次收到监管警示函,这已是2025年以来该公司累计收到的第五张“监管黄牌”。此次违规直指其与大股东立业集团的关联风险,引发市场对其治理稳定性的深度质疑。
警示函明确指出华林证券存在三项违规行为:一是人员招聘与薪酬管理授权体系执行不到位;二是代立业集团支付个别员工离职补偿金;三是立业集团工作人员直接参与公司经营活动。这些行为已触碰监管红线,暴露出公司在关联交易隔离与独立性方面的严重缺陷。

图源:西藏证监局
立业集团近年来频繁质押所持华林证券股权,截至9月30日,已质押股份达4.58亿股,占其持股比例的26.33%,占华林证券总股本的16.97%。尽管质押用途标注为“自身经营发展”,但如此高比例的质押行为仍引发市场担忧。
穿透股权结构可见,立业集团持有华林证券64.46%的股权,实控人林立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这位曾问鼎“深圳首富”的资本大佬,其财富轨迹与华林证券的治理风险形成鲜明对比:2007年林立以168.3亿元财富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3位,而2025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其财富已缩水至940亿元,排名下滑至第48位。

来源:罐头图库
立业集团作为综合产业控股集团,旗下控参股子公司超百家,除华林证券外还涉足电力变压器、电子、能源等领域,同时是微众银行第二大发起股东、深创投第五大股东及中国平安重要股东。然而,其频繁质押华林证券股权的行为,已引发市场对其资金链紧张的猜测。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指出:“股权质押虽是常见融资手段,但立业集团的高比例质押可能反映其资金压力较大。若质押行为过度,将引发市场对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质疑,进而影响股价表现与投资者信心。”
华林证券的合规问题远不止于此。据监管公告及公司披露,今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收到5张监管罚单,涉及投行业务尽职调查不充分、员工违规炒股、委托第三方招揽客户等多项违规。
具体来看:4月1日,因投行业务违规,公司及时任高管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4月15日,上海证监局披露某营业部员工违规炒股被罚没10万余元;9月12日,上海分公司及员工因委托第三方招揽客户被出具警示函。此外,公司2025年上半年诉讼及律师费同比激增184.53%,合规成本持续攀升。

图源:罐头图库
与合规风险相伴的,是管理层的高频变动。自2019年上市以来,华林证券已轮换6位CEO,平均任期仅1年。2023年10月,主导科技金融转型的赵卫星离职后,公司先后任命朱松、秦湘为CEO,但管理层动荡仍未平息。今年6月以来,公司财务总监、首席信息官、董事会秘书等关键岗位均发生调整。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高管频繁更迭通常被视为公司内部治理混乱、战略方向不明的信号,可能削弱投资者、客户及监管机构对公司的信心。”
尽管面临合规与治理挑战,华林证券的业绩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强劲反弹: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35.15%;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大增172.72%。其中,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92%,线上业务收入增幅超47%,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图源:华林证券半年报
然而,业绩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存疑。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同比下降38.65%,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滑45.44%。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市场波动可能导致权益类投资收益下滑,华林证券需优化资产配置结构以应对风险。”
在合规压力与股东大笔质押的双重挑战下,华林证券的科技金融转型能否突破治理困境、实现长期稳健发展,仍需市场持续观察。您如何看待华林证券的未来?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