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商界,命运常常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反转与惊喜。有人因一句不当之言从巅峰跌落谷底,也有人因一次“被踢出局”而意外逃过一劫。东方雨虹的创始人李卫国,便是这样一位历经大起大落的典型人物。
他曾因手下员工一句无心之语,得罪了当时的“地产巨鳄”许家印,导致公司被恒大全面封杀。本以为这是一场难以承受的惨重损失,没想到两年后恒大暴雷,这场看似不幸的遭遇,却成了他“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一直对他格外眷顾。躲过了外部的风暴,他却在自己精心设计的“员工持股计划”中栽了个大跟头,至今仍在为当年的承诺“还债”。

时间回溯到2019年。那时的恒大,虽已不复巅峰时期的辉煌,但依旧是众多建材供应商眼中的“金主爸爸”。每年,恒大都会举办盛大的供应商大会,将合作伙伴划分为“卓越”“战略”“普通”几个等级。等级越高,能拿到的订单就越多,利润也更为丰厚。
东方雨虹作为防水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自然也希望能从恒大手里分得一杯羹。不过,李卫国和许家印的交情并不深厚,双方的合作起步也较晚,直到2017年才正式开启。正因为这层关系不够“铁”,东方雨虹在恒大体系里始终没能跻身核心的“卓越伙伴”圈层。
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当时,东方雨虹的总裁徐利民在谈到恒大时,随口说了一句:“恒大的风险很大,很有问题。”这话原本只是他个人的即兴发言,并没有太多深意,却没想到被人录下视频,直接送到了许家印的手机上。
许家印向来不能容忍任何质疑之声。他立即下令:全面封杀东方雨虹,永久禁止其进入恒大的供应链。就这样,李卫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失去了恒大这个年订单额上亿的大客户。

被恒大踢出局,对当时的东方雨虹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李卫国曾多次试图挽回,希望能重新搭上恒大这艘“大船”,但始终未能如愿。
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失败的结局,却在2021年恒大暴雷时,成了李卫国最庆幸的一件事。当年那些拼命挤进“卓越伙伴”圈子的供应商,很多都被恒大拖垮,应收账款堆积如山,甚至面临破产危机。而东方雨虹因为早早被“清退”,与恒大相关的应收账款不到6000万,损失相对可控。
回过头来看,徐利民当年那句“风险很大”的无心之语,竟一语成谶。而李卫国虽然没有成功回到恒大的供应链,却因此躲过了一场足以致命的商业风暴。
躲过了恒大的劫,李卫国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2021年,东方雨虹的股价一路上扬,市场表现十分抢眼。李卫国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决定推出一项员工持股计划,让全体员工共享发展红利。

这个计划听起来十分美好:员工自筹13.8亿元,上市公司以同等金额向券商融资,总计27.6亿元,以每股约55元的价格买入公司股票。李卫国还做出一个令人振奋的承诺:如果员工年化收益率低于8%,他将以个人资产进行现金补偿。
这个“兜底”承诺让员工吃下了定心丸。大家纷纷踊跃参与,认为这是一场稳赚不赔的投资。然而,市场的走向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持股计划完成后,东方雨虹的股价不仅没有继续上涨,反而一路下跌。等到锁定期结束,股价已经跌至20元左右。算下来,李卫国需要补偿员工的金额高达近18亿元。
面对巨额补偿,李卫国没有选择逃避。他通过质押手中股票、减持套现等方式,陆续筹集资金兑现承诺。据统计,仅2024年以来,他就已累计套现约12亿元。
尽管努力还款,但李卫国是否已完全履行承诺,外界仍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由他亲自策划的持股计划,最终成了他个人的财务泥潭。
更讽刺的是,员工持股计划中所购买的股票,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李卫国本人手中转让的。也就是说,在员工“入股”的同时,他个人套现了约8亿元。如今员工亏损,他又不得不把这笔钱“吐出来”,甚至还要贴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