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宇树IPO前夕:机器人赛道竞速与行业格局重塑

时间:2025-10-29 15:23:17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 作者:第一财经资讯

在机器人行业迈向资本市场的关键节点,宇树科技凭借明确的IPO时间表——2025年底前提交申请,成为赛道聚光灯下的焦点。这家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不仅被后来者视为对标标杆,更引发了一场关于技术路线、商业策略与行业未来的深度博弈。

对标与追赶:性能、价格与资本的三重竞速

国内机器人企业的竞争已呈现多元化态势。部分企业通过极限性能测试追赶宇树的技术壁垒,例如魔法原子在零下20℃极寒与55℃高温环境中验证产品可靠性;另一些企业则以价格战切入市场,松延动力推出万元内人形机器人小布米Bumi,加速进化将Booster K1定价与宇树R1持平。这种“产品线对标+价格碾压”的策略,折射出行业对规模化落地的迫切需求。

宇树H2:猎奇外观背后的商业化试探

在IROS 2025展会上,宇树全尺寸人形机器人H2以“披人皮”的猎奇造型引发关注。其定制模具头部与裸露摄像头的双眼设计,虽被租赁商评价为“不够逼真”,却以10000元/天的预估租赁价吸引商业场景订单。这款产品与宇树现有矩阵——1.8米H1、1.3米G1、轻量化R1及四足机器狗Go系列,共同构成覆盖消费级到工业级的完整生态,成为魔法原子等企业构建“小人形+四足”产品线的参考范本。


AI架构与工程化能力:差异化的核心战场

魔法原子副总裁陈春玉指出,硬件可复现阶段后,AI系统设计成为关键分水岭。其采用的“快慢双模协同架构”,通过瞬时避障与语义理解的脑脑协作,试图在算法层面建立优势。而宇树的护城河则体现在自研电机的稳定性与工厂建设带来的交付能力——早期投资人赵楠透露,王兴兴2020年坚持自建工厂的决策,为如今规模化落地奠定了基础。

这种工程化能力的差距在实测中尤为明显。广州高校实验室负责人曾尝试在众擎机器人上部署舞蹈算法失败,最终仅在宇树本体实现。众擎虽处于“爆单”状态,但交付瓶颈暴露出代工模式的风险,反观松延动力手工线为主的工厂仍在爬坡阶段。


IPO效应:资本放大与行业健康度的平衡

宇树的上市进程被投资人视为“退出路径的参照范本”。GP机构董事长表示,其十亿级营收规模与明星标的属性,为赛道提供了资本化信心。云深处等企业虽聚焦工业场景且寻求上市,但规模差距仍存。姜哲源预测,明年市场需求放量将推动供应链成本下降,不过行业健康发展需避免“单一标杆依赖症”。

智元机器人姚卯青强调,具身智能的终极价值在于上肢作业能力而非移动性能,这需要硬件、算法与数据的长期打磨。陈春玉则呼吁市场容纳多样化技术路线:“轮式、双足、C端、B端均有生存空间,关键是在特定场景中找到确定性价值。”


终局思考:耐心的长期主义

当宇树可能率先敲响上市钟声时,具身智能行业的幕后布景仍在搭建。资本、技术、供应链与战略耐心构成竞争要素。正如某董事长所言:“真正的胜利不属于抢到第一波掌声者,而属于撑到帷幕落下的坚持者。”在这场马拉松中,工程化能力、商业化闭环与生态卡位,将决定谁能穿越周期,成为最终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