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受市场瞩目的湘财股份吸收合并大智慧事宜,正以稳健步伐持续推进。近日,两家公司同步披露2025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湘财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达4.42亿元,同比激增超2倍;大智慧则实现净利润大幅扭亏,亏损额同比收窄超八成,展现出显著的业绩改善态势。
湘财股份与大智慧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数据,均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湘财股份三季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55亿元,同比增长43.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15.25%。纵观前三季度,公司累计营业总收入为17.99亿元,同比增长16.15%;净利润为4.42亿元,同比增长203.39%,已超越去年全年业绩水平。
湘财股份业绩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子公司湘财证券的突出贡献。湘财证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优化资产配置,推动经纪、信用、投顾等财富管理业务以及自营业务业绩显著提升,最终实现净利润4.87亿元,同比增长66.71%。同时,参股公司大智慧经营状况的改善,以及湘财股份持有的存续可交换债券因部分投资者换股带来的投资收益增加,叠加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降,共同推动了利润增长。
相较于湘财股份的全面盈利,大智慧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改善趋势明显。其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64亿元,同比增长8.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56.24万元。尽管净利润为负,但相较于去年同期,其净利润大幅增长了85.3%,亏损额收窄超过八成。
大智慧业绩改善的原因,主要归功于今年初至三季度末,部分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同时公司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成本费用减少较大。然而,收入的增长尚不足以完全覆盖成本,导致公司仍面临一定亏损。
在两家公司亮眼业绩的背后,市场更为关注的是吸收合并的实质性进展。根据湘财股份三季报及相关公告,这场自2025年3月29日公布预案的重大资产重组,已驶入快车道。关键节点相继落定,今年10月,湘财股份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吸收合并草案。紧接着,10月23日,该公司收到上交所出具的受理通知书,标志着审核程序正式启动。
在交易结构方面,此次交易采用换股吸收合并方式。湘财股份将向大智慧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以换取其所持大智慧股份。交易完成后,大智慧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湘财股份作为存续主体,将全面承继大智慧的所有资产、负债、业务和人员。股权结构上,在不考虑配套融资的情况下,原大智慧实控人张长虹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合并后公司17.32%的股份,成为重要股东。而湘财股份实控人黄伟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将从40.37%稀释至22.45%,但黄伟仍为存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确保了整合过程中控制权的稳定性。
为进一步支撑合并后的业务整合与跨越式发展,湘财股份同步筹划了不超过80亿元的配套融资计划。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金融大模型与证券数字化建设、大数据工程及服务网络建设、财富管理一体化、国际化金融科技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与偿还债务。
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联姻,并非金融与科技的首次结合。在A股市场,指南针收购麦高证券、东方财富收购同信证券的成功先例,已充分证明了“金融科技平台+券商牌照”这一模式的巨大潜力。
从行业对标来看,互联网券商龙头东方财富地位稳固,前三季度营收达115.89亿元,净利润90.97亿元,遥遥领先。而另一家指南针也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前三季度营收14.02亿元,并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1.16亿元。
若将湘财股份与大智慧当前的营收与净利润简单相加,合并后的实体在规模上将超越指南针,跃居互联网券商领域第二,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湘财证券总裁周乐峰此前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行业整合浪潮下,中小券商的生存关键在于“特色化+科技化+资本化”三者的平衡。通过对自身的精准定位与资源整合,在同头部券商与新兴互联网平台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两者合并一体化效应下的‘AI投顾券商’已现雏形。”他说,在“牌照+产品+流量+数据+科技能力”的资源整合效应下,可通过三重路径释放协同价值。
不过,湘财股份也表示,此次交易尚需通过上交所审核,并取得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后方可正式实施。最终能否通过审核、取得注册,以及最终通过审核、取得注册的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
责编:杨喻程
排版:汪云鹏
校对:苏焕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