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南侨食品正式披露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前三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22.68亿元,尽管同比出现了小幅下滑,但归母净利润为2882.13万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80.82%,这一数据反映了公司当前面临的利润压力。
针对净利润水平的波动,南侨食品在财报中明确指出,主要原因是产品提价幅度未能有效跟上原材料成本的上涨速度,且产品提价措施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导致公司整体利润水平受到了较大压力。

原材料成本持续攀升,行业面临挑战
南侨食品作为烘焙油脂及相关制品的领军企业,其业务范围已逐步拓展至淡奶油、乳制品、馅料等烘焙原料领域,以及预制烘焙这一新兴市场。然而,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如棕榈油、椰子油及进口乳制品等,年内以来价格涨幅显著。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4年棕榈油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尽管2025年上半年价格有所回落,但仍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且第三季度价格再度出现波动上涨。卓创资讯数据也显示,上半年及第三季度,国内24度棕榈油主要市场现货均价同比分别上涨18.76%和14.45%。
除棕榈油外,椰子油和进口奶油类产品的价格也处于高位。2025年9月,我国椰子油进口均价同比大幅增长近65%;而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奶油类产品平均价格也同比上涨了21.5%。这些多重原料涨价因素的叠加,无疑加剧了南侨食品的短期成本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南侨食品并非唯一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的企业。海融科技、佳禾食品等同行业企业也纷纷表示,因棕榈油等油脂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盈利承压。例如,海融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150.39万元,同比下降117.72%;佳禾食品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也同比下滑了68.54%。
多维举措并行,纾解成本压力
面对短期成本压力,南侨食品表示将继续推进“全面布局烘焙、餐/饮、零售市场”的战略目标,努力提升竞争力和内在价值。具体措施包括:
一、加快新品市场推广,完善产品布局
南侨食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了新品的市场推广步伐。在烘焙应用油脂领域,公司推出了南侨发酵大黄油和侨百乐发酵黄油系列两款新品,分别定位纯动物脂黄油和高端国产纯乳脂发酵黄油。同时,公司烘焙专用油系列产品还获得了华测食农五星级清洁标签认证以及Intertek清洁标签认证A+++最高等级。
在淡奶油领域,南侨食品也推出了吉悦淡奶油、侨百乐稀奶油、维特利稀奶油三款新品,分别满足下沉市场、高端国产和高性价比国产市场的需求。此外,在预制烘焙品领域,公司利用研发优势打造差异化、高竞争门槛产品,如丹麦起酥类、特色含馅美点等高附加值产品。冷冻面团等预制烘焙品的营收已从2022年的1.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8亿元。
二、整合资源,加大重点市场和渠道开拓
南侨食品积极整合资源,加大重点市场和渠道的开拓力度。公司深耕成熟市场,进一步开拓下沉市场,并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在新兴渠道方面,面对快速增长的咖啡茶饮业态,公司推出了全新产品形态及规格的预烤焙产品线,并对系列化明星产品进行延展。目前,公司客户已涵盖国内外烘焙业者、高端酒店、餐饮业者、新中式点心、茶饮、咖啡、商超量贩等众多业态。
在下沉市场推进方面,南侨食品细化并夯实了经销商渠道,实现了三四五线城市的渠道下沉。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经销商数量已达511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6家,同比增长12.31%。针对东南亚市场,公司中国香港和泰国子公司均已搭建销售团队,实现烘焙油脂、淡奶油、预制烘焙等多产品出口,营收增长明显。且泰国子公司已完成预制烘焙品在地化生产,实现了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
三、降本增效,优化成本管理
为应对成本压力,南侨食品还提出了降本增效的策略。公司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成本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跟踪研究主要原材料价格趋势,调整原材料采购节奏。同时,通过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效能与产品品质。
从产业市场来看,我国烘焙行业目前已进入稳定增长期,长期发展潜力可观。Euromonitor(欧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零售市场规模为2853亿元,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3026亿元。2023年中国人均烘焙消费为25.9美元,人均烘焙消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不足0.5%,远不及欧美以及饮食习惯相近的亚洲发达国家水平,行业整体仍有较大消费提升空间。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