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字节跳动大模型出海新策略:Cici如何破局海外?

时间:2025-10-31 14:06:33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中国企业家杂志



新一轮大模型出海已从技术展示转向用户争夺,字节跳动旗下Cici应用以差异化策略快速崛起。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王怡洁 见习记者孙欣

编辑|何伊凡 见习编辑|李原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当国内版豆包在抖音生态中探索带货模式时,字节跳动孵化的海外版Cici正以另一种姿态冲击全球市场。市场分析公司Sensor Tower数据显示,这款大模型应用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和英国等市场持续保持高增长,长期位列谷歌应用商店免费榜下载量前20名。

从产品形态看,Cici与豆包存在高度相似性:同样采用卡通女性形象作为图标(豆包为短发,Cici为长发),用户界面设计如出一辙。这款应用并非新面孔——2023年8月豆包国内上线时,其海外版本Cici已同步推出,经过近两年蛰伏后,于2025年8月开启大规模市场推广。


来源:豆包与Cici官方账号主页截图

务实的技术选择:借力海外大模型底座

据Meta广告库和Sensor Tower数据,Cici在墨西哥市场10月投放超400组广告,重点宣传“全免费”“解数学题”等功能。这种差异化策略背后,是字节对技术路径的务实选择:Cici核心文本生成能力调用OpenAI的GPT和谷歌Gemini,而非自研豆包大模型;图片生成和智能体功能则使用字节旗下PicPic和Coze工具。

艾媒咨询创始人张毅指出:“在数据层面需要大量调取本地语料,包括图书、社交媒体、新闻等,通过这些深刻理解本地语言俚语和文化梗。”这种本土化需求与大模型快速迭代的矛盾,促使字节选择轻量化技术方案。海外分析师杨华认为:“避免与OpenAI、谷歌正面竞争,以垂直应用切入市场,是更理性的生存策略。”

字节式增长法则:流量与算法的双重驱动

Cici的产品设计延续了字节系应用的典型特征:支持文字/语音交互、图片生成分析、试用其他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虽然暂未开放音乐和视频生成功能,但其通过TikTok生态投流和精准算法投放,快速积累用户。

数据显示,豆包内测版2023年8月推出时月活不足10万,2024年9月即突破1亿,截至2025年9月已达1.72亿。字节2024年对AI的总投入达800亿元,仅豆包C端投放就超4亿元。这种“流量+产品”的组合拳在海外同样奏效:Cici在墨西哥通过Meta广告和TikTok网红推广,登顶Google Play免费应用榜;在英国、东南亚等地采用付费社交广告,稳居前20名。


来源:与Cici对话截图

从技术秀到用户争夺:大模型商业化新战场

“去年大模型出海是‘秀肌肉’,今年进入实战阶段。”张毅指出。当前行业面临双重压力:OpenAI等巨头陷入获客焦虑,2025年上半年亏损达135亿美元;国内厂商则陷入“价格战”,API接口价值持续下跌。相比之下,海外用户付费习惯更优——2024年全球订阅市场规模达1379.25亿美元,北美占比40%,欧洲30%,亚太仅20%。

这种差异促使国产大模型加速出海。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曾表示:“国外用户付费习惯好,国内越烧越赔。”Cici的“免费”策略在海外成效显著,TikTok话题#Cici AI视频播放量已超亿次。杨华分析:“即便未来收费,对海外用户影响有限,毕竟当地大模型普遍收费。”

全球化挑战:多语言适配与监管壁垒

尽管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大模型出海仍面临多重挑战。数据层面,多语言训练数据不足制约全球适配能力;市场层面,北美竞争激烈且警惕性高,欧盟对生成式AI有严格监管。不过,国产模型在性能和价格上具备优势:DeepSeek-R1在智利、巴西等市场性能可比肩GPT-4 o1,输入价格仅为其1/15。

张毅认为,2024年大模型公司多以API形式面向开发者展示技术,2025年Cici、Kimi等终端应用出海,标志着竞争进入用户争夺阶段。OpenAI近期发布AI浏览器ChatGPT Atlas,并考虑收购Chrome,凸显用户入口的重要性。


来源:AI生成

成功的大模型终将接受全球市场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免费生态与付费逻辑,将成为决定国产大模型全球化成败的关键。Cici的出海实践,或许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