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电机行业巨头大洋电机启动港股IPO,剑指全球市场

时间:2025-09-25 21:05:47 来源:投资家 作者:投资家



电机行业巨头启动港股IPO,全球市场争夺战升级

作者 | 苏青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港股市场即将迎来一位重量级选手。近日,电机驱动领域传来重磅消息:A股上市公司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002249)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A+H」双平台布局加速全球化进程。若顺利完成,这家深耕电机领域三十余年的工业巨头,将借助资本市场的东风,向全球电机行业领军地位发起冲击。

从家电心脏到工业命脉:大洋电机的进化之路

大洋电机的产品早已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从家庭空调、洗衣机的核心驱动部件,到高铁列车的动力系统;从风电设备的发电机组,到工业机器人的精密关节,全球每三台空调中就有一台搭载着大洋电机的「心脏」。这家起源于广东中山的企业,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地方工厂到全球巨头的蜕变。

创始人鲁楚平的创业史堪称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1965年出生于湖北孝感农村的他,凭借优异成绩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工业电器自动化专业。1988年海南设为经济特区引发的创业潮中,鲁楚平选择留在广东,从中山威力集团的技术员做起,仅用五年时间便升任电机厂副厂长。

当时,微电机市场被三菱、松下等外资品牌垄断,国内家电企业饱受技术封锁之苦。1994年,鲁楚平带领团队攻克核心技术,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电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一线水平。这一突破不仅打破了外资垄断,更让大洋电机成为美的、格力等家电巨头的核心供应商,在空调电机领域占据40%以上市场份额。

两次战略豪赌:从家电王者到新能源先锋

面对家电市场增速放缓,鲁楚平在2010年做出关键决策:斥资35亿元收购上海电驱动,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个当时被视为「冒险」的举动,让大洋电机拿到了进入车辆「心脏」领域的入场券。面对博世、电产等百年巨头的竞争,大洋电机选择差异化路线,聚焦电驱动系统集成。

2015年,当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萌芽阶段时,鲁楚平再次展现战略眼光,将公司资源全面转向新能源赛道。其研发的800V高压碳化硅电机控制器,能量转换效率达97.5%,技术指标领先行业。如今,大洋电机已成为国内首家配套纯电动汽车突破100万台的第三方独立电驱动供应商,客户涵盖比亚迪、小鹏等主流车企。

这种前瞻性布局在资本市场获得热烈回应。港股IPO消息公布后,大洋电机股价应声上涨,市场对其「三级火箭」业务体系给予高度认可:

  • 基础层: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业务贡献59.54%营收,全球暖通空调电驱动市场排名第二
  • 增长层: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占比11.84%,但增速达年均45%
  • 未来层:氢燃料电池系统已实现小批量盈利,技术领先行业1-2年

全球竞争中的中国方案

与同期申请港股IPO的卧龙电驱不同,大洋电机选择「赛道聚焦」战略。通过15个生产基地(其中6个在海外)构建的全球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已达48%。这种「在中国制造,为全球供货」的模式,既规避了贸易风险,又提升了盈利能力。

面对日本电产、德国博世等国际巨头,大洋电机展现出独特竞争优势:依托中国完备的工业体系,在制造效率与成本控制上领先;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核心技术能力快速提升;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满足全球客户多样化需求。2024年数据显示,其净利润率达12.3%,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但挑战依然存在。在顶级品牌影响力与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大洋电机仍需突破。公司CTO李明表示:「我们正在加强与清华、华科等高校的合作,在碳化硅材料、永磁体技术等前沿领域加大投入。」

港股IPO:为全球竞争储备弹药

此次募资将主要用于三大方向:先进技术研发、产能扩张与全球销售网络优化。具体包括建设德国研发中心、扩建越南生产基地、完善欧洲销售体系等项目。鲁楚平强调:「港股上市不仅是融资行为,更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

通过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大洋电机将获得三重收益: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吸引国际顶尖人才,按照国际标准规范治理。这种转变已在客户结构中显现:2025年海外客户占比提升至37%,其中欧洲市场增速达62%。

行业分析师指出,大洋电机的IPO恰逢其时。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100万辆规模,对应BOP(平衡装置)市场规模超300亿元。而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专利布局,更让资本市场看到下一个增长极。

中国隐形冠军的全球化突围

大洋电机的崛起路径,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典型特征: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成本竞争到价值创造,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布局。这种转变在财务数据上得到验证:过去五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8%,专利数量突破30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5%。

随着港股IPO进程推进,这家电机巨头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如鲁楚平在内部会议上所言:「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做中国龙头,更要成为全球电机行业的标准制定者。」这场由中国企业发起的产业升级战役,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