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露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2022年,江西南昌的王大爷在直播间听到'假一赔三'的承诺后安心下单,结果收到四双假鞋。当他向商家质疑时,对方竟理直气壮地回应:'假一赔三,给你四双有问题吗?'这一荒诞事件,折射出直播电商行业长期存在的信任危机。
近年来,类似'四双假鞋'的消费纠纷频发,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任基础持续动摇。当原本双赢的供需关系失去信任支撑,行业亟需通过规范化治理重建生态平衡。近期抖音创作者大会上发布的《社区运营规范》,正是行业迈向新阶段的重要信号。
铁腕治理:划定内容创作红线
内容电商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形式,以兴趣为纽带挖掘消费者潜在需求,实现商品品质与内容体验的双重价值。直播电商更以单场讲解触达成千上万消费者的乘数效应,创造出远超传统线下交易的商业价值。
但行业野蛮生长带来的阵痛期逐渐显现。部分早期获利的商家沉迷'流量玩法',忽视商品品质与服务提升;部分达人依赖狗血剧情和虚假剧本刺激用户,导致内容质量与用户需求严重脱节。这种短视行为不仅制约行业发展,更在透支整个生态的未来。
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今年8月通报显示,部分商家在食品类目推广中存在严重虚假宣传。例如将'1包共6袋、合计240g'的花生米,通过'9.9/囤6斤'等模糊描述误导消费者。针对此类行为,平台已永久取消近3.7万达人带货权限,清退1778个违规商家。
除食品类目外,平台还专项治理话费充值欺诈、AI滥用、提货卡引流诈骗等违规行为。过去一年查处约1300万起违规问题,无限期收回47万个违规账号带货权限。这些举措表明,平台治理不是简单应对,而是为行业健康发展筑牢底线。
*图片来源:'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公众号
《抖音电商社区运营规范》的发布,标志着平台从被动治理转向主动规范。通过明确创作者和商家行为边界,抖音电商正在为行业扫清发展障碍,为内容电商升级奠定基础。
扶优打劣:中小达人的发展机遇
作为内容电商的基础设施建设者,达人与平台发展紧密相关。但头部达人并非平台唯一依赖,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透露,2024年百万粉丝以上达人仅贡献约9%的GMV。这组数据揭示了中小商家和达人作为实体经济毛细血管的重要地位。
今年2月,抖音对'张兰·俏生活'等利用逝者炒作营销的账号予以无限期封禁。3月,拥有超500万粉丝的网红顾茜茜因炫富言论被永久封禁。这些案例表明,平台对内容生态的规范标准透明且严格执行,达人量级不是'免死金牌'。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超511万新入驻电商作者和536万家新商家通过抖音电商获得收入,日均125万场电商直播被3.3亿人次观看。这些中小创作者虽单个账号粉丝量不及头部,但共同构成了直播电商的中坚力量,为实体经济创造新增量。
平台通过'星娱计划''行家计划''燎原计划'等扶持政策,以及'标记万物''买家秀'等功能工具,助力创作者提升效率。自2025年4月启动'电商好看计划'以来,已有3万多名优质作者和50万余条视频获得流量支持,平均每位作者新增曝光超6万。
算法升级:让优质内容获得回报
抖音电商的价值传递路径显示,规范制定既为创作者划定边界,也为优质内容开辟通道。用户购买行为存在滞后性,未挂购物车的短视频也可能通过搜索带来成交。今年一季度推出的'种草激励计划',正是对这种间接交易价值的认可。
截至8月31日,超27万作者通过'种草激励计划'获得收益,其中35%以上作者首次获得电商收入,不少作者收益达此前5倍以上。这表明平台算法正在改变,将'内容质量''交易价值'纳入分发逻辑,让优质内容创作者获得更多回报。
长期以来,直播电商存在认知分歧:达人将交易作为内容创作前提,导致形式化套路化;商家把内容当作捕鱼网,忽视商品品质。抖音电商通过规范治理和算法升级,正在重塑'内容价值大于交易价值'的生态理念。
作为商业生态系统,直播电商需要全参与者共同维护。抖音电商通过'扶优打劣'策略,既打击违规行为,也扶持优质内容。随着规范化治理深入,行业将从'头部红利'转向'中小普惠',消费者信任将更加牢固,中小达人的崛起将成为行业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
可以预见,在信任基石上,直播电商将突破发展瓶颈,探索出更具可持续性的行业价值,开启内容电商的历史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