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市场再度迎来重要信号!港元走势的异常波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变化是否预示着更大的市场转折?
9月23日,港元拆息市场出现显著抽升。其中,与楼按密切相关的一个月拆息报3.91107%,较前一日上升29.797基点,实现连续四日上涨并再创四个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反映银行资金成本的三个月拆息也上升至3.73881%,涨幅达18.107基点。
具体来看,隔夜拆息大幅攀升至4.4525%,涨幅为31.821基点;一周拆息上升39.69基点,达到4.69857%;两周拆息则上升34.952基点,报4.63333%。在长期拆息方面,六个月拆息上升7.47基点,报3.49643%;一年期拆息上升2.631基点,达到3.41607%。
值得注意的是,港元汇率也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数据显示,过去30天内,港元兑美元汇率升值约1%,这一涨幅在2003年以来极为罕见,仅出现过一次。
市场分析认为,港元汇率的快速走强得益于股票市场资金的强劲流入以及有利的货币市场环境。随着季度末的临近,内地投资者对香港股票的购买力度明显加大,进一步推高了对港元的需求。
与此同时,KraneShares金瑞中证中国互联网ETF(KWEB)也连续第六周录得资金流入,创下自2月以来的最长资金流入纪录。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当周,该基金吸引了1.42亿美元的资金流入。然而,尽管本轮六周合计吸引资金5.99亿美元,但这一规模仍不到1-2月六周规模的三分之一。
在股市表现方面,今天上午港股和A股均出现调整。EPFR数据显示,外资Long Only资金上周开始从A股和港股市场撤出,转而买入日经指数,这主要源于市场对短期过热的担忧。然而,有分析指出,长期趋势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短期调整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入场机会。在投资选择上,港股和A股科技股中的国产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仍被视为首选。
国联民生证券的数据显示,自2025年以来,恒生指数的涨幅已经超过了标普500。从历史数据来看,自1965年以来,恒生指数在61年的时间内有38年获得正回报,占比为62%。在正回报年份中,跑赢1年期美债利率的有35年,占比高达92.1%;跑赢标普500的年份有34年,占比约55.7%。尽管部分年份的“超越”可能源于标普500的更大跌幅,但在剔除负回报年份后,恒生指数超越标普500的年份仍达到29年,占比约为47.5%。
然而,历史数据也显示,2013年到2023年的10年是恒生指数表现最差的时期。这10年间,恒生指数的年化回报率为-3.1%,而同期10年美债回报率为2.4%。特别是在2020年到2023年期间,恒生指数连续四年录得负回报,累计下行了近四成。疫情冲击是这四年熊市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上一次接近的熊市则要回溯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当时恒生指数在2000年到2002年连续三年录得负回报,累计下行了45%。
国联民生证券认为,从长时间的历史数据上看,美联储政策周期的美元潮汐与恒生指数突破新高似乎存在某种相关性。在美国维持低利率的时期,港股往往更容易实现突破。在2000年以来的几个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中,恒生指数都出现了突破历史前高的情况。从目前的水平来看,恒生指数距离新高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事实上,近期港元的走势也在印证这种判断。中信证券认为,在走势层面,除2019年、2020年特殊情形外,降息后短期港股均表现较好。中长期来看,降息是否有效拓宽了中国政策操作空间将成为关键。展望本轮降息周期,预计仍为预防式降息,美国就业市场虽降温但经济韧性犹存,降息旨在应对潜在风险。短期来看,科技、可选消费、医药等成长板块有望受益。在当前外资增配空间广阔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与基本面的筑底,港股核心资产的配置价值愈发凸显。
责编:罗晓霞
排版:汪云鹏
校对:许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