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髦的理念变成实际的效率”“在大航海时代赢得增长”,9月16日,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宣布,腾讯将通过“智能化”与“全球化”两大效率引擎,推动企业实现高效增长。这一战略的落地,标志着腾讯在AI与云服务领域的深度布局进入新阶段。
当日,汤道生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展示了腾讯的AI能力:他让C端应用腾讯元宝以B端技术顾问的身份,分享企业增长策略。这一跨界身份的背后,是腾讯元宝已与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10个C端和B端应用实现深度打通。智能体解决方案等创新应用,成为腾讯为企业增长提供的智能化新解法。面对全球化市场,腾讯云将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以及服务能力三个方向发力,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并计划在日本大阪和沙特新建可用区,以强化全球服务能力。
三年前,腾讯曾提出“宁要150斤的肌肉,也不要200斤的虚胖”。如今,汤道生认为,腾讯在云市场已成为“健硕参赛者”。IDC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公有云市场中,腾讯云位居前三名,展现了其在AI云服务领域的强劲实力。
“以人为本”“好用的AI”,汤道生在演讲时,背后的大屏幕出现了这两个核心理念。他解释道,AI的价值在于服务于场景中的人,满足人的需求,提升工作效率,优化交互体验,甚至提供情绪价值。腾讯元宝作为首个应用案例,被用来具体阐释这一理念。
2024年5月底,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开发的C端AI助手腾讯元宝正式上线。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月活跃用户规模前三的互联网AI应用中,腾讯元宝位列其中。汤道生透露:“现在,用户每天向腾讯元宝的提问量,已经达到年初一个月的总量。”
目前,元宝已与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腾讯视频、QQ音乐等10多个应用实现打通。在公众号和视频号的评论区,用户可以直接@元宝,让它总结内容、询问知识;在腾讯会议中,元宝可以替用户参会,自动记录会议信息并生成会议纪要。此外,一系列AI应用数据也被公开:ima知识库文件数量超1亿;QQ浏览器的AI月活数比4月增长17.8倍。二季度,通过大模型,腾讯的营销服务营收增长20%,基于AI推出的虚拟队友和NPC(非玩家角色),帮助游戏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
除了技术与场景的互通,汤道生还提到了智能体、“SaaS(软件即服务)+AI”和大模型技术三个AI落地的具体增长路径,为AI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如果说智能化引擎致力于让AI从“时髦概念”变为切实驱动业务的“实际效率”,那么“全球化引擎”则希望助力企业在“大航海时代”赢得新增长。汤道生这样类比两者的关系。
在9月16日上午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主峰会上,汤道生重点提及了全球化战略。下午,在同一场地,他依然首位出场,为腾讯云国际出海峰会站台。他透露,过去三年,腾讯云国际业务持续高两位数增长,90%以上的互联网企业、95%以上的头部游戏公司“出海”都选择了腾讯云。国际业务已成为腾讯云新的增长引擎,2025年二季度腾讯云国际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海外客户规模在过去一年同比翻番。华住集团、阿斯利康、美的集团、GoTo集团、阿联酋电信e&AUE、赤子城科技等企业现场分享了双方合作背后的故事。
其中,腾讯云对GoTo集团的重视尤为明显。GoTo为东南亚最大的科技集团,合并了印尼两大独角兽企业——负责即时配送和出行服务的Gojek和电商平台Tokopedia。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介绍:“腾讯云负责的Gojek业务,是这场迁移中复杂度最高的部分,相当于将印尼的‘滴滴+美团’云上搬家。”这一过程中,腾讯云用5个月的时间建成了印尼第三可用区。在下午的腾讯云国际出海峰会上,GoTo的高管与汤道生进行了将近半小时的圆桌分享,深入探讨了合作细节与未来展望。
与同行相比,腾讯云的国际化起步并不算早。2016年,腾讯开始海外业务,将国内市场打磨成熟的产品和技术、行业解决方案输出到海外。而老对手阿里云从2014年就开始“出海”,2025年“出海”更是成为阿里云的核心战略,与AI(人工智能)战略优先级一样高。2025年2月,阿里云还成立了出海事业部,足见其对国际市场的重视。
“阿里云做出海,就是要破釜沉舟。”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从侧面反映了云计算厂商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在战略默契、行动类似的背景下,腾讯云和同行都将云计算基础设施描述为“全球一张网”。截至2025年上半年,腾讯云在全球设立了11个区域办公室,部署了九大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以此缩短用户与服务的“物理距离”,提升服务效率。
从全球化的空间维度向技术需求转变,AI基础设施的升级与当下从大模型训练到推理的转变直接相关。邱跃鹏解释称:“客户对于使用大模型和建设Agent(智能体)迸发出强烈热情,带来了推理需求的暴涨,这也意味着我们的AI基础设施也要同步升级。”
2025年2月,DeepSeek一口气开源五大代码库,其中专注GPU(图形处理器)通信的DeepEP,与腾讯云的TRMT技术方向高度契合。邱跃鹏分享称:“我们在此基础上优化了DeepEP,使其在IB网络的性能提升30%,在数据中心常用的RoCE(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无损传输技术)网络环境中性能更是翻倍。”还有KV Cache(一种用于优化大模型推理性能的技术)等,这是腾讯软硬件协同长期投入的结果。
邱跃鹏还表示:“通过腾讯云异构计算平台的软件能力,整合不同类型的芯片,对外提供高性价比的AI算力。目前我们已经全面适配主流的国产芯片,满足了国内市场对自主可控技术的需求。”
从基础设施到应用,腾讯先打了个样。9月16日,腾讯发布全新混元3D 3.0生成模型。该模型建模精度提升3倍,几何分辨率达15363,支持36亿体素超高清建模。从游戏制作到电商广告,从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到具身智能,3D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正在多领域加速落地。混元3D 3.0模型现已集成于混元3D AI创作引擎,面向用户免费开放,并同步上线腾讯云API,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