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潮宏基再启IPO:时尚珠宝巨头如何玩转资本与市场双赛道

时间:2025-09-16 17:50:42 来源:投资家 作者:投资家



时尚珠宝巨头潮宏基再启IPO,剑指“A+H”双平台

作者 | 苏青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当Z世代成为黄金消费主力军,一个千亿级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奶茶、美妆、潮玩企业纷纷抢滩港股,而珠宝行业也不甘落后。2025年9月,中国时尚珠宝巨头潮宏基(002345.SZ)正式递交港股上市申请,标志着其自2010年登陆深交所后,将开启“A+H”双资本平台时代。若成功上市,港股将迎来首只纯正的“时尚珠宝第一股”。

黄金从“传家宝”到“社交货币”:Z世代重塑消费逻辑

曾几何时,黄金饰品是长辈们压箱底的“传家宝”,承载着财富保值与家庭传承的使命。如今,它已蜕变为年轻人手中的“时尚魔法棒”——从展示个性到建立社交人设,黄金消费的本质正从“金属价值”转向“情感与身份象征”。

品牌方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通过轻量化设计、文化联名等创新,精准满足年轻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周大福与《黑神话》的跨界联名,而潮宏基则凭借“花丝糖果”系列等爆款产品,成为这场消费革命的弄潮儿。

三十年父子兵:从黄金代工到时尚帝国

潮宏基的故事始于广东汕头潮阳——一个黄金加工氛围浓厚的地区。创始人廖木枝与儿子廖创宾从黄金回收代工起步,历经港资台资企业的竞争冲击,最终通过承包车间、提升工艺完成原始积累。1996年,廖创宾创立潮宏基品牌,以“潮汕明珠,宏图大展,基业长青”为寓意,开启差异化竞争之路。

与行业常见的“家族作坊”模式不同,潮宏基早期便确立“创意时尚”定位,目标客群聚焦80后至00后,产品搭配丰富且工艺前沿。2000年,品牌将设计确立为核心竞争力,2003年孵化新锐设计师品牌“VENTI梵迪”,进一步强化设计优势。尽管早期因自营模式导致门店扩张缓慢,但2018年通过加盟商力量实现规模跃升,目前门店总数达1542家。

守正出奇: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实验

在中国珠宝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品牌超600个的激烈竞争中,潮宏基连续多年稳居时尚珠宝市场占有率榜首,其秘诀在于“守正出奇”——既坚守珠宝本质,又突破常规创新。

早在国潮文化爆发前,潮宏基便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例如,将非遗花丝镶嵌工艺与简约设计结合,推出哆啦A梦、皮卡丘等IP联名款,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2005年,创始人廖木枝赴欧考察后,确立“创意时尚珠宝”定位,借鉴卡地亚、蒂芙尼的设计理念,同时强化东方美学,打造“国潮”品牌溢价。

K金之王:从爆款到困境的转型阵痛

潮宏基曾凭借K金赛道的极致钻研,在2010年深交所上市时市场占有率超25%,稳坐“K金之王”宝座。其成功源于对K金可塑性的深度挖掘:通过添加其他金属提升硬度,设计出螃蟹、锦鲤等脑洞款串珠,配合3D/5D硬金工艺解决褪色变形问题,专利数量领先行业。

然而,成也K金,困也K金。2013-2019年黄金市场爆发期间,周大福、老凤祥通过加盟扩张和促销活动快速抢占市场,而潮宏基因过度专注K金错失机遇,营收停滞在50亿至70亿元区间。此外,2014年收购女包品牌“菲安妮”的多元化尝试因行业差异和运营经验不足,导致商誉减值压力持续至今。

二次创业:港股IPO背后的战略布局

面对挑战,潮宏基从2018年起启动转型:关闭部分自营店,借力加盟商加速扩张,2023年净开246家店,加盟店占比达85%。业务层面,聚焦“珠宝+皮具”双主业,出售思妍丽股权并推动FION女包年轻化。同时,押注培育钻石风口,与力量钻石成立合资公司。

此次港股IPO目标明确:募集资金中40%用于门店扩张(未来三年新增300家,半数布局二三线城市),20%投入研发与供应链升级,重点突破K金生产工艺。更深层意图在于提升国际知名度,以东南亚华人市场为起点积累出海经验,并优化治理结构,引入国际投资者改善股东结构。

机遇与挑战并存:珠宝江湖的适者生存

国潮崛起让潮宏基的“花丝糖果”系列2024年销售额翻倍,但传统黄金品牌也在抢食K金市场。消费者偏好转向“古法金”,金价上涨使黄金投资属性增强,K金的装饰属性被削弱。此外,数字化转型滞后(线上渠道占比低于行业平均)迫使潮宏基加速线上线下融合。

未来,潮宏基需在“守K金”与“拓黄金”间寻找平衡,同步推进线下扩张与线上转型,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探索海外布局。港股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二次创业的起点——在竞争白热化的珠宝行业,唯有不断进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你看好潮宏基的港股IPO之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