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银行大楼受访者供图
扎根中国160余年,业务从未间断;亲历中国金融市场多次里程碑式开放,深度参与‘债券通’‘互换通’等重大进程;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坚定看多中国市场……9月9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团队走进渣打银行,这家百年外资银行正以‘超级连接器’的定位,积极搭建中国与世界金融互通的桥梁。
1858年,渣打银行在上海设立首家分行,开启了与中国长达百余年的不解之缘。作为在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之一,渣打银行从未中断过在华业务,见证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每一次重大变革。
‘我加入金融市场26年,担任金融市场总经理10年,亲历了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近10年的高速发展。’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杨京自豪地表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渣打银行深度参与了债券通、互换通、南向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准入等众多里程碑式的开放,推动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
杨京特别提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上海自贸区的快速发展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他强调,上海为金融企业创新提供了沃土,渣打银行首次将服务全球市场的量化分析团队落户上海,正是看中了这里的人才储备优势,这一举措也体现了渣打更坚定投资中国的决心。
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的渣打银行,仍在不断推进新项目。2022年,渣打银行宣布在2024年年底前向中国相关业务投资3亿美元,目前已全部落实。同年,广州大湾区中心全面运营,渣打证券在北京展业,渣打银行合肥分行开业。随着在华业务的持续拓展,渣打还相继在上海、北京和杭州设立了渣打优先私人理财中心,2025年渣打证券首家分公司也将在上海展业。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渣打银行同样走在前列。2018年,渣打银行设立‘可持续金融部’,并率先发布了可持续金融相关产品框架,宣布到2030年前调动3000亿美元用于可持续融资,同时公布了降低高碳排放行业的2030年中期目标。
在‘出海新时代’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渣打银行正以‘超级连接器’为定位,积极架起中外互通的金融桥梁。渣打银行积极参加历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计划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全方位展示其跨境金融‘超级连接器’的定位及服务。
渣打银行全球市场的布局与‘一带一路’共建市场高达75%的重合度,这为其促进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标准接轨提供了有力支持。杨京表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首要风险是对当地法律、人文、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其次是外汇管理的风险,最后是对当地环保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缺乏足够的了解,这些可能会对企业海外经营带来不便。
针对上述挑战,渣打银行在4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市场设立网点的基础上,专门派驻了20余个中国企业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本土化中文服务。截至目前,渣打银行累计支持超过720个共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项目总金额达到1300亿美元。去年,渣打银行共参与超过200个中资企业的出海项目,覆盖了清洁能源、电动汽车、TMT(科技、媒体和通信)、医疗、消费、基建等当下最受关注的领域。
依托全球网络与经验,渣打银行还通过上海自贸区平台提供跨境外币和人民币贷款等服务,助力企业规避风险、顺畅‘走出去’。‘支持跨境贸易是渣打银行的DNA。’杨京强调。
扎根中国的渣打银行,持续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价值。‘我们从今年4月开始超配中国资产。’渣打银行(中国)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的判断,源于对中国市场活力的深刻洞察。
王昕杰解释称,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政策落地成效明显,不仅提升了投资者信心,今年上半年经济也实现了超预期增长,这表明市场开始认可政策落地的作用。同时,股票市场成交金额显著上升,意味着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在好转,因此渣打银行会维持超配中国资产的观点。
具体到股市投资策略,王昕杰表示重点看好三个方向:科技、通信服务以及可选消费。对于看好可选消费的原因,他认为下半年出口拉动经济的作用会减弱,内需将会成为主要动力。多项减负政策的出台(比如生育补贴、房地产政策边际放松等),都会间接带动居民消费,非必选消费的增长空间会更大。最后,可选消费在整个消费行业的成长弹性也会更大。
随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资金或有望流向非美市场。‘中国资产目前在亚太市场仍处于折价状态,科技股相对美股估值依旧有折价优势,增长空间值得期待。’王昕杰认为,外资流入中国市场或先行布局高股息资产,再聚焦科技、通信以及可选消费等成长领域,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将持续凸显。
从百年前扎根上海,到如今与中国金融开放同频共振,渣打银行的故事正是外资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