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竞争前所未有激烈的商超行业,迎来了比例最高的女性CEO方阵。当前,掌舵盒马的严筱磊、奥乐齐中国区CEO陈佳、沃尔玛中国的负责人朱晓静、开市客在华一把手章曙蕴,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女人。
文 |饶桐语
编辑 |Yang
运营 |芋头
女将集体上阵
或许你想不到,你最常去的那几家大型连锁商超,背后都站着一位中国女人。
奥乐齐,江浙沪打工人的“穷鬼超市”,在今年10月刚刚更换了中国区的CEO,这家来自德国的零售企业,第一次拥有了一位中国女老板。
新老板叫陈佳,此前的两年,她是奥乐齐中国的董事总经理。对业内人士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陈佳算是中国零售行业的老兵了,此前在麦德龙、沃尔玛都工作过。她的升职,不仅是凭借资历,更是因为出色的业绩。
刚刚进入中国时,奥乐齐走的是精致路线。那时,德国人的判断是,初来乍到,要在中国拼价格,不太讨巧。因此,他们把超市开在了一些中高端社区,更像是一家精品超市。不过,陈佳并不这样想,2023年,她加入奥乐齐,立刻推出超值产品,回归奥乐齐最擅长的低价策略。
那之后,奥乐齐的知名度一路走高,也有了“穷鬼超市”的称号。不同于传统超市的固有陈设,奥乐齐将商品逻辑拆解到极致:500种商品统一定价9.9元,小份量包装,更符合中国原子化的家庭结构。

▲ 奥乐齐的9.9元商品。图 / 视觉中国
改变打法后,奥乐齐一路扩张,在上海开出超过50家门店。很快,陈佳又带领团队把门店铺向江苏。
对于这些实打实的成绩,奥乐齐显然是满意的。在陈佳接任时,奥乐齐中国前CEO给出的评价是:“最开始,人们问我们为什么要去中国?但现在,他们问的是,我们能从奥乐齐中国学到什么?”
当陈佳马不停蹄在江苏开店时,她曾经在沃尔玛的领导朱晓静,也有了新的动向。
今年4月,沃尔玛的全球投资者会议上,出现了一张中国女性面孔——朱晓静,沃尔玛中国区CEO。沃尔玛到中国的几十年间,朱晓静是第一个在此出现的中国区负责人。这或许能够说明,沃尔玛对朱晓静业绩的认可。
和一直在零售行业打转的陈佳不一样,朱晓静更像一个职业经理人。她是70后,曾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念书,后来又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了MBA。中西结合的教育背景,让她被不少外资企业青睐。来到沃尔玛之前,朱晓静分别在科技企业霍尼韦尔、乳品公司恒天然工作过。而在这两家公司,她的重要职责都是帮助开辟大中华区市场。

▲ 朱晓静在2025年沃尔玛中国供应商峰会作开场分享。图 / 沃尔玛中国
来了沃尔玛,朱晓静的工作同样是本土化。只是,相比起陈佳目前的顺风顺水,朱晓静正面临更大的考验。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在几个月前,刚刚迎来一场大翻车,原因是上线了一批卫龙、盼盼、徐福记之类的平价品牌,在交了几百块会员费的消费者眼里,山姆变得普通,也失去了最大的竞争力。
而作为沃尔玛的老对手,开市客(Costco)入驻中国之后,也选择了一位女性作为掌舵手。她叫章曙蕴,几位女掌门的公开资料里,她是最神秘的那个,从2023年开始,章曙蕴才作为开市客中国大陆区总经理公开亮相。
这样的低调,和开市客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不无关系——尽管在国际市场上,开市客堪称会员制商店的鼻祖,但在中国,开市客却刚刚起步。2019年,开市客首店开业引发了火爆抢购,如今6年时间过去,门店依旧仅有7家,入驻城市包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等,清一色经济发达、乐于拥抱新鲜事物的沿海城市。可以说,章曙蕴要走的路,或许比陈佳、朱晓静都要长。

▲ 开市客中国大陆第七家门店开设在南京。图 / 视觉中国
有趣的是,选择女将的并不只是这几家海外零售企业。去年上半年,国内新零售代表盒马也迎来了一场管理层的大换血,这一回,走马上任的是严筱磊,花名百何,一位财务出身的70后女性。
相比起初创时代,一手打造出盒马的侯毅、赵佳钰、沈丽等人,严筱磊不是典型的创业者画像。相反,她有极其鲜明的职业背景,曾经在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即便后来进入互联网行业,比如阿里音乐、UC浏览器,后来入职盒马,都是担任财务负责人。
阿里CEO吴泳铭对严筱磊的评价是,一个对业务团队非常熟悉,也有敏锐商业洞察力的人。而这位最熟悉盒马经营情况的女性,表现出CFO常见的经营态度:重视营收,强调效率。
在2024年的一封内部信里,严筱磊提出了要让盒马在三年后GMV达到1000亿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否能实现,现在还没有答案,但她上任之后,这家一度需要“扛下去”的零售企业,的确有了更漂亮的财务表现,比如今年3月到6月,盒马首次实现了淡季盈利,也有了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
可能是第一次,零售商超战场的一线,齐聚了如此多的女性指挥官。陈佳、朱晓静、章曙蕴与严筱磊,在各自经历了转型、本土化、开拓与精耕后,正引领各自的企业步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舞台仍是零售的舞台,但竞争的维度与消费者的期待早已刷新。
或起步,或扩张,或反攻,尽管零售企业们分别身处不同的阶段,但几位女性掌门人面对的难题却近乎一致:在这个消费低迷的时代,如何让中国消费者们越来越多地停留在自家商超的货架。
临危受命
那么,为什么零售赛场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女性面孔?
20年前,英国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概念,当行业的增长慢下来,女性成为那个更容易在危机中获得任命的对象,而在逆势中接手管理,往往意味着面临更大的考验和风险,那种感觉,就像站上了“玻璃悬崖”。
放在沃尔玛身上,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外界提起山姆,相比起朱晓静,更熟悉的名字或许是文安德——2012年起,这个英国男人加入沃尔玛中国,主要负责山姆中国的运营工作,一干就是13年,后来升任为山姆中国总裁,在这个岗位上退休。
某种程度上,文安德经历了山姆在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的仓储式会员店,山姆早期步伐很慢,和中国市场经历了长达16年的磨合期,门店数不过个位数。但文安德来了之后,迅速拥抱了中国正在成长的一批中产消费者,迅速提速,到2020年,山姆中国的门店数量增加到了32家,又增加到如今的50多家。

▲ 山姆中国人气一直很旺。图 / 视觉中国
但伴随着传统商超的黄金时代落幕,山姆疯狂突进的另一边,是沃尔玛核心业态大卖场的迅速退场。
朱晓静就是此时接手沃尔玛中国的。那是2020年前后,国内头部的几家传统连锁超市如永辉、物美、大润发等,都面临着客流下滑的局面——消费者的诉求变了,线上总有低价,回归线下时,他们更希望在逛超市的过程中获得舒适、新奇的购物体验,这推动了胖东来的乘风而起,也让主攻中产消费群体的山姆成了国内最风生水起的会员制超市。
曾经辉煌的沃尔玛大卖场随之变得黯然失色。朱晓静上任时,沃尔玛超市还有420家门店,但五年时间里,业绩一路下滑,每年都在关店。根据联商网的数据,到2025年,沃尔玛超市只剩不到300家,几乎以每年20家的数字在递减。
接任盒马的严筱磊,也面临着类似的危机境遇——她上任之初,起码和员工们说了4次“盒马不会被卖”。
在严筱磊正式执掌盒马之前,创始人侯毅本人的意志,几乎是盒马全部的战略方向。处在高速扩张的时代,侯毅显然是愿意试错的,这也是为什么盒马曾拥有多达12种模式的超市业态。除了核心大店“盒马鲜生”之外,侯毅还在不同城市、针对不同客群,开出了诸如盒马X会员店、盒马mini、盒马奥莱等不同的超市形态。
其中,最被寄予厚望的,就是对标山姆的X会员店,甚至被内部看作第二增长曲线。会员店的地位,离不开侯毅的器重,他一度表态,要在三年之内,“让会员店成为第二大业务增长来源”。为了迎战,盒马还一度推出了“移山价”,最热闹的例子,是货架上一份份仅售39.9元的迷你版榴莲千层蛋糕,类似的大号产品在山姆,一份得卖128元。

▲ 盒马对标山姆的“移山价”。图 / 视觉中国
只是,耗费了财力、精力,盒马X会员店还是没能完全撬动山姆的体量。对于会员店来说,发展最离不开的或许还有时机。就像山姆,赶上的是中国大型商业体扩张、亟需降低租金引入知名商超的时代,这降低了极高的选址成本,也让它们占据了先发优势。
2024年,侯毅卸任,无限探索边界的时光结束,曾经的CFO严筱磊当家,盒马就这样过上了更谨慎的日子。严筱磊刚刚上任,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精简、聚焦,关掉大批处在探索阶段、需要投放大量资源的业态,比如侯毅曾经重视的X会员店。今年7月份,北京最后一家世界之花盒马X会员店宣告停止运营,这意味着盒马的会员店模式彻底撤出北京。
不过,在逆势中接下管理棒的女性们,也并非停留在“守城”的角色——她们自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进攻之道。
继续让大卖场撤退,把集团的更多精力转移到扶持山姆上,或许是处在“玻璃悬崖”中的朱晓静,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今年,山姆中国的开店数将首次突破10家,创下历年之最。
严筱磊也是,她并非不开店,而是只保留两个核心业态,除了“盒马鲜生”,她正把越来越多的“盒马NB”超市铺向社区。看上去,盒马正在从对标山姆,转向跟奥乐齐这类硬折扣超市的正面对攻。
某种程度上,消费市场的低迷,也给了这群女性机会。就像奥乐齐的陈佳,她本来就是一个很擅长“砍价”的人。入行多年,她最熟悉的职位就是“采购”,当过麦德龙的采购总监、沃尔玛的首席商品采购官。她最常用的打法,就是做自有品牌,在供应链上找利润,然后推出“天天低价”。放在几年前,人们或许对于一点微薄的价格变化并不算敏感,但如今,这却成为陈佳带领奥乐齐突围的手段。

▲ 奥乐齐主打“好品质 够低价”。图 / 视觉中国
对攻江浙沪
几大女掌门针尖对麦芒,最刺刀见红的战场,一定是江浙沪。当下,南京,就是硝烟最为弥漫的地方。
奥乐齐来了。一周前,刚刚履新的奥乐齐中国CEO陈佳一袭白衣现身南京,宣布将和南京本地的金鹰国际集团展开合作。对于“金鹰”这个名字,外地人可能有些陌生,但在南京乃至整个华东区域,金鹰国际是不折不扣的“地头蛇”,手握各种地产资源。在南京最繁华的商圈新街口,盘布着四家被当地人统称为“四大金刚”的核心商场,其中一家,就是金鹰国际的产业。

▲ 陈佳出席金鹰国际商贸集团与奥乐齐的合作签约会议。图 / 金鹰国际商贸集团官网
金鹰国际瞄准了奥乐齐的受众,奥乐齐则盯上了金鹰国际的资源。作为一家硬折扣公司,控制房租成本是重中之重,在签约时,金鹰国际给出了承诺:将在多个城市、多个旗下商业体里引入奥乐齐。今年5月,奥乐齐在昆山开出的新店,就是金鹰的场子。
不仅如此,陈佳还把奥乐齐的区域总部办公室选在了南京河西,又顺道启用了华东区域配送中心,这让奥乐齐的供应链足以辐射上海、江苏等多个门店。这些新尝试,都是为了让奥乐齐在江浙沪迅速铺开,可以说,一直在上海慢慢成长、发育的奥乐齐,一走出上海、进军江苏,下的就是一盘大棋。根据计划,到2026年初,南京将一口气开出4家奥乐齐门店。
对于奥乐齐,这样的扩张速度算得上快,但相比起本土企业盒马,却还是慢了不少。还是在南京,盒马NB不仅来了,速度还很快——从今年4月开始,短短半年时间,盒马NB就已经在南京开出了11家店。
开始聚焦、收紧之后,“盒马NB”成了严筱磊眼里最有潜力的业态。NB的全称是“Neighbor Business”,翻译成中文就是“邻里商业”。不同于会员店的大开大合,邻里店更小也更加灵活,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渗透进城市的每一寸皮肤,辐射最多的居民。换句话说,正在从“移山”转移为“攻奥”的盒马,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城市里的精致中产,而是那群价格敏感、也足够识货的普通人。

▲ 盒马NB上海门店。图 / 视觉中国
确定新的方向之后,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并传出即将开放加盟的消息,同样把江浙沪当做了必争之地。在这些经济更活跃的城市,多个商圈、社区周边都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更适合商超们快速拓店,供应链的成本随之被摊薄。
即便在江浙沪深耕,盒马NB和奥乐齐也不把店面开在最昂贵的金融中心。奥乐齐喜欢一些小体量的购物中心,或者临近工业园区这样打工人密集的地方。盒马也曾经表示,自家的重点选址区域需要客流稳定,比如写字楼、居民区、工业园区。
同样的选址思路,同样的天天低价,如今,在同一个社区赛道,盒马NB和奥乐齐之间展开了贴身肉搏,走进门店,就可窥见很多相似的细节。
为了把成本压低,奥乐齐引以为傲的运营理念是“极致效率”。它们会花大力气培训员工,让每个员工都可以兼任进货、收银、清洁等多个职能。上货的时候也是,为了快速补货、简化库存管理、减少人工成本,员工们会直接把原货箱放上货架,这被称作“整箱陈列”——在盒马NB南京的门店,同样可以看到根据这种思路打造的货架,在员工们嘴里,这被称之为“极简理念”。
再仔细看,两家店的爆品款式、价格都不相上下。比如同样的自有品牌瑞士卷,奥乐齐4片卖9.9元,盒马NB则8片卖19.9元,算下来,每片瑞士卷的单价就差1分钱。
盒马和奥乐齐在南京打社区低价战,而一年之前,两大仓储会员商店巨头山姆和开市客,也在南京来了一场短兵相接。两家店前后脚开业,南京市民们马不停蹄地周转其中,在山姆抢打折的金条、迪士尼的挎包,又在开市客买十几万的爱马仕。
和同行们一样,开市客的章曙蕴看重的,同样是江浙沪地区“便捷的商贸交通、稳定的消费客群和深厚的消费潜力”。为了站稳脚跟,开市客第一次搬来了加油站,用便宜油价、独特的北美风格吸引消费者。可以预见的是,这场在江浙沪区域的四方混战,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 开市客南京“卖场+加油站”店。图 / 视觉中国
懂中国,更懂人心
零售巨头们选择让中国女人掌舵,不仅是因为她们能精打细算,足够精准地适配时代,还因为她们懂中国,更懂人心。
“懂中国”带来的甜头,沃尔玛都知道。十年前,在一众外资零售公司里,沃尔玛是最先、也最积极拥抱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那一个。那时,沃尔玛不仅引入了一大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中国员工,还在2016年和京东达成合作,这让它们既拥有了开在远郊的仓储店,也有了贴近消费者的前置仓,再借由京东的配送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极速达”服务。
几年过去,对于早已被培养出线上购物习惯的中国人来说,可以随时配送到家的山姆拥有了最难以割舍的竞争优势。作为对比,直到今天,开市客也没有这样高效、便携的配送能力。一位网友就曾经评价,自己虽然喜欢开市客里更多元、更国际范儿的商品,但受限于起送门槛、配送距离以及20元的配送费,自己还是不得不转投山姆的怀抱。
也正因为这些成功经验,沃尔玛还在继续中国化的步伐。就在三天前,文安德退休后,山姆的代理总裁Jane Ewing也宣布结束外派,取而代之的新总裁是刘鹏,一个曾经在阿里巴巴干了接近十年的中国男人。接下来,他将直接向朱晓静汇报,这意味着一套更有中国味儿的班子落地。

▲ 刘鹏接任山姆会员店业态总裁。图 / 沃尔玛中国
而在这场追求性价比的漫长道路上,一个更懂人性的女性CEO,同样会带领企业走向不同的方向。根据晚点LatePost,如今,严筱磊掌舵下的盒马,不如以前态度强硬了,“降价幅度低于20%也可以接受。”此前,在对标山姆打“移山价”时,盒马一度和供应商们硬碰硬,导致一些品牌难以忍受压价,选择和盒马终止合作。
严筱磊的到来,不仅让盒马开始缓和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还迅速新增200名店长,完成薪酬制度改革、恢复了P8及以上职级的晋升——在扩张导致财政紧缩的时期,这条晋升通道一直处于暂停状态。
不过,即便同样是中国女人坐镇,商超们的命运和选择依旧不同。毕竟,一家大型零售企业究竟去向何方,从来都不是简单事,更难以用性别、国籍来衡量。集团总体的发展战略、是否处在被看重的市场,才是更关键的影响因素。
就像朱晓静出现在沃尔玛全球投资者会议上,更被沃尔玛肯定的是山姆中国的增速。过去一年,中国区的营收虽然仅占3%,但一些超级大店的单店营收额却格外突出,高达35%的会员收入增速,几乎是全球会员增速的3倍之多。
当看重规模的巨头沃尔玛慢下来,哪里增长最快,哪里就是最有希望的一块地皮,扩张飞快的中国市场很难不成为香饽饽。另一方面,在世界各地开店,也让沃尔玛更擅长拥抱本土文化,和当地人打交道。
但和沃尔玛相爱相杀多年的开市客,路子却一向审慎,单论门店数量而言,当老对手沃尔玛直奔全球万家门店而去时,开市客的门店数量还未破千家。

▲ 开市客虽然门店数量不多但依旧火爆。图 / 视觉中国
正因如此,开市客直到2019年,才来中国大陆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门店。来得晚,开市客需要面临的对手不仅是已经扎根中国多年的山姆、麦德龙,还有国内的一众会员超市,比如fudi、江豚,甚至已经来了又走了的盒马X会员店。
也难怪一开新店,章曙蕴就会被问及,“你们是不是来得太晚了?”她则一次又一次回答,知道这里已经竞争激烈,但不耽误认为这里“前景一片大好”,她觉得,中国还有一个广袤的市场,如果不继续积极布局,“我们就太傻了”。
只是,章曙蕴有心积极布局,也很难按下加速键。和沃尔玛重视规模不同,开市客更在意的是单店营收,它们不打广告,不疯狂开店,也很少压缩品类,更不提供什么附加服务,走硬折扣路线,只靠会员费盈利。
即便开市客的单店营收效率能达到沃尔玛的两倍乃至三倍,股东收益率也更高,但来到中国,开市客还是免不了水土不服。比如线上运营落后的负面影响,如今,开市客在国内的会员续卡率仅有60%,远低于全球90%的平均水平。不过,对于开市客来说,在全球都足够漂亮的业绩,似乎让它们拥有了坚持自身风格的底气,而不是实现十成十的“本土化”。
参考资料:
1.零售商业财经,《实探奥乐齐与盒马NB在江浙沪市场的“贴身肉搏”》
2.零售氪星球,《Costco中国「另辟蹊径」做电商》
3.连线insight,《盒马“断舍离”,推翻侯毅?》
4.晚点LatePost,《晚点独家丨盒马连续 4 个月盈利,放弃复制山姆》
5.FBIF食品饮料创新,《奥乐齐中国负责人,换了个中国零售老兵》
6.联商网,《2025年,这些城市将迎来山姆》
7.新零售,《奥乐齐南京连开4家店,为发力全国市场准备?》
8.21世纪经济报道,《开市客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收净利双增,中国市场会员大量流失》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