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明星基金经理遇冷: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新格局

时间:2025-10-31 12:07:02 来源:远川聊资管 作者:远川聊资管

自去年924行情启动,市场情绪发生大逆转以来,沪深300指数涨幅已超过40%,上证指数也在渐进式上涨中一度历史性地再次突破4000点大关。在这一波行情的推动下,公募主动权益基金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超额收益——自去年三季度至今,wind偏股混合基金指数涨幅已接近60%。

随着业绩的逐步回升,自2022年以来持续萎缩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也迎来了重要的拐点。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这些基金的规模实现了正向增长,为市场带来了积极的信号。

好消息是,在“基金的规模=业绩×份额”这一等式中,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终于实现了靠业绩增长来驱动规模扩张的良性循环。然而,坏消息也随之而来,行业长久以来的“回本魔咒”开始显现其威力。在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爆发的背景下,明星基金经理们所管理的产品却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赎回考验。

以2022年年末的前十大主动权益产品为例,这些产品不仅在过去三年中持续遭受净赎回,而且在业绩普遍更好的2025年,它们中的大多数反而被基民抛弃得更加猛烈。即便是今年在“小登资产热”中业绩表现亮眼的行业老法师傅鹏博,其所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也同样遭遇了近三年来最猛烈的赎回潮。

在喜人的行情之下,能够在基金规模的等式里实现业绩和份额双丰收的公募主动权益产品,主要集中在那些更具“纯血”特质的小登基金中。过去一年规模增速最快的十只主动权益基金,从投资标的来看,主要都集中在AI产业链、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科技产业。与此同时,这些基金的基金经理们也普遍年轻,平均从业年限不足4年。

其中,规模增速最快的是中欧旗下的中欧数字经济基金。在一年的时间里,重仓AI产业的中欧数字经济基金业绩涨幅超过200%,同时规模增幅更是超过了800倍。去年三季度末,该基金的总规模还只有1400多万,而到了今年三季度,其规模已经跃升至130亿元,成为了一只百亿级基金。(注:规模和业绩统计区间均为2024年9月30日至2025年9月30日)

不过,与过去主动权益基金大热时不断造出明星基金经理的浪潮不同,这一轮热门主动权益基金的基金经理在市场上鲜有曝光度。围绕这些产品的讨论,也更多地聚焦在了基金重点投资的行业或赛道的成长空间上。

由此可见,公募基金在过去三年中发生了更深层的变化:对于当下许多仍然在购买基金的投资者们来说,不管是主动权益还是被动指数基金,他们信任的基础已经不再是基金经理本人,而是产品的工具属性——基金所代表的赛道、行业或主题,比管理它的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