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平价日料加速入华:日本品牌如何在中国市场突围?

时间:2025-10-31 11:21:20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七饭



日本餐饮巨头加速入华,平价日料赛道迎来新玩家

后疫情时代,中国餐饮市场正经历新一轮洗牌,而日本平价日料品牌却逆势而上,掀起新一轮入华潮。2025年10月,日本Gift控股旗下町田商店在上海开出第三家门店,香港地区也已布局两家。更值得关注的是,该集团宣布计划到2028年将海外门店数量增至100家,较现有规模增长近三倍,中国显然成为其海外扩张的核心战场。



高性价比成制胜法宝,日料品牌各显神通

町田商店主打“家系拉面”,以浓厚猪骨酱油汤底搭配粗直面、菠菜和叉烧,经典款售价28元,品牌特色款36元,均低于日本本土价格。这种“本土降价”策略已成为日本品牌入华的标配。

更早入局的寿司郎已验证这一模式的可行性。作为FOOD & LIFE COMPANIES旗下品牌,寿司郎凭借“十元金枪鱼大腩”“8元焦糖鹅肝”等限时促销活动,在广州开出近20家门店且家家爆满。2024年9月北京首店开业时,现场排队超千人,被媒体称为“北京排队最狠的餐厅”。目前其中国门店数已突破100家,较3月的50余家实现翻倍增长。

另一日本巨头株式会社物语集团则推出创新模式“肉肉大米”,通过精简套餐和板前仪式感,在“一人食”赛道突围。自2022年成立后,该品牌50家门店的扩张速度令人瞩目,并计划5年内将门店数翻倍至100家以上。



行业洗牌后,日料品牌如何破局重生?

经历核污水事件冲击和早期品牌淘汰潮后,幸存的日料企业开始转向垂直领域深耕。从“回转寿司”到“拉面专门店”,细分赛道成为新的竞争焦点。滨寿司、元气寿司等早期入华品牌均已突破100家门店,形成规模化优势。

这种转型背后是消费环境的变化。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达到新高度,人均30元的萨莉亚模式因此大放异彩。2025财年财报显示,萨莉亚中国区营收达709.6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同比增长6.26%,占全球营收的27%。目前其中国门店数已达497家(不含港澳台),逼近日本本土的1053家。



“日本失去的30年”经验,能否复制中国成功?

日本品牌的运营秘诀源于“失去的30年”经济低谷期的生存训练。萨莉亚通过自建供应链、非固定员工制度、后厨效率工具等手段实现极致成本控制。这种经验正被新入华品牌借鉴:自动寿司饭团成型机减少人力依赖,回转寿司+平板点单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全链条供应链确保品质稳定。

以寿司郎为例,其与顺德鳗鱼工厂长达十年的合作,覆盖从鱼苗挑选到加工的全流程标准化。这种深度供应链整合能力,成为其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的基石。



本土化创新:他乡经验的中国适配

尽管日本品牌带来成熟经验,但中国市场的复杂性要求更高水平的本土化。消费者对“烟火气”的偏好,促使品牌在保持性价比的同时,探索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例如部分品牌开始尝试现做明档、增加热食SKU等策略,以适应中国饮食文化。

这场由日本品牌引发的平价日料革命,不仅改变了中国餐饮市场的竞争格局,更为行业提供了应对消费降级的创新范本。随着更多玩家入场,这场关于效率与体验的较量,或将重塑中国餐饮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