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溜溜果园:靠杨幂广告走红,上市之路为何荆棘密布?

时间:2025-10-31 11:11:20 来源:阿尔法工场 作者:阿尔法工场



导语:“你没事儿吧”,这句曾因杨幂代言而火遍大江南北的溜溜梅广告语,如今却似乎成了溜溜果园上市之路的灵魂拷问。从广告红人到资本市场的“闯关者”,溜溜果园的上市之路为何如此坎坷?

摘要:

1、产品结构单一:溜溜果园主营业务高度集中于“梅类”零食,毛利率下滑,过度依赖明星营销与量贩渠道成为增长隐患。

2、上市对赌条款:溜溜果园面临对赌倒计时与资金紧张双重压力,若年底前无法上市,实控人将面对回购责任。

3、果类零食龙头:溜溜果园在青梅及梅冻细分市场市占率领先,品牌知名度高、渠道布局广,仍具一定扩张潜力。

“你没事儿吧”这句曾因杨幂代言而深入人心的广告语,让溜溜梅的酸爽滋味一度占据消费者的味蕾记忆。然而,如今这句广告语似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你能上市吗?”溜溜梅背后的公司,来自安徽芜湖的休闲食品企业——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溜溜果园”),其上市之路却充满了波折与挑战。

一、上市之路波折不断,对赌协议压力山大

溜溜果园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19年,公司便尝试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却因业绩下滑与营销费用飙升而主动撤回材料。六年后,它转战港股,却依旧在“上市倒计时”的压力中前行。10月28日,溜溜果园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距离4月16日的首次申请失效仅过去12天,这已是其第二次冲刺港股。

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的是,溜溜果园与投资人签订了对赌协议,此番上市更像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豪赌。根据协议,若2025年底仍未成功挂牌,创始人杨帆夫妇需按年息6%回购D轮投资人股权。这意味着,一旦上市失败,实控人将面临上千万元的回购负担,这对于资金紧张的溜溜果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梅系”一统江湖,明星代言“上头”但隐患重重

溜溜果园成立于1999年,以“溜溜梅”品牌起家,长期深耕果类零食赛道。公司业务围绕“梅+”战略布局,主打三大品类——梅干零食、西梅产品与梅冻。此外,还推出梅茶、梅精软糖等小众产品,但贡献收入不足1%。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溜溜果园在中国果类零食市场占有率达4.9%,零售额居行业第一;在梅产品市场的份额更高达7%;在天然成分的果冻领域,其“梅冻”系列市场份额45.7%,几乎垄断半壁江山,零售额在中国天然成分果冻行业也位居第一。

然而,溜溜果园的“梅”产品虽然撑起了公司的大半收入,但其产品结构却过于集中且单一。这种单一结构让溜溜果园面临着消费者口味转移或市场饱和后的增长路线问题。从财务表现看,溜溜果园近年来虽然保持增长,但“梅干零食”作为贡献毛利的主力产品,其毛利率却在持续下滑。2022年至2024年,其毛利率从39.6%降至32.1%,2025年上半年仅32.9%。同时,西梅产品的毛利率也呈现动荡下降的趋势。受两大主力产品的影响,溜溜果园的整体毛利率在2024年下降至36%,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34.6%。

在观察溜溜果园的成本结构中不难发现,其营销费用占比明显高企,而研发占比则非常低。2022年至2024年,溜溜果园的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83亿元增至3.1亿元,占营收比例最高达24.08%。这每年3亿元左右的支出,主要花在了产品推广、文化活动、节庆营销、关键意见领袖(KOL)及明星合作上。相比之下,溜溜果园三年的研发支出合计仅7623.7万元,仅占营收比例约在1%~2%,研发人员仅26人。有媒体发文称,溜溜果园更像是一家靠广告驱动的食品公司,明星代言人从杨幂、关晓彤到肖战、时代少年团,堪称“娱乐圈打卡墙”,但品牌心智沉淀有限,“你没事儿吧”广告虽经典,却成为其增长瓶颈的象征。

除了产品单一、营销“高烧”外,溜溜果园的渠道结构也暗藏隐忧。2024年,溜溜果园经销渠道收入6.59亿元,占比40.8%;头部客户包括“零食很忙”“好想来”等量贩式零食连锁,分别贡献14.1%与12%销售额。然而,这种过度依赖量贩渠道的策略也让溜溜果园面临着价格竞争的压力。2024年,创始人杨帆就曾公开表示,公司一度受到零食行业“平价潮”的影响,“以前卖超20元/500克,后来零食店卖6.9元/500克。”

三、资本博弈:从红杉撤离到对赌倒计时

溜溜果园的股东架构高度集中。招股书显示,创始人杨帆直接持股37.97%,其妻李慧敏持股4.37%;通过聚润投资、凯旋之星、凯莱之星等平台间接持股,公司夫妻二人合计控制87.77%的股权。然而,在高持股背后,是一段复杂的融资与对赌史。

溜溜果园自2015年起历经四轮融资。早期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个人投资人李青、君智咨询旗下君荣实业等。除了李青外,其他几轮主要融资都伴随着对赌上市的约定。2015年6月,北京红杉信远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1.35亿元认购溜溜果园1058.8万股(A轮);2016年10月,投资人李青以约1.03亿元认购371.5万股(B轮)。然而,溜溜果园2019年A股上市失败后,李青根据其典型投资策略(专注于积极寻求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重新评估其投资,最后在2019年12月将其持有的溜溜果园股权出售予深圳君荣,转手价约1.185亿元。

而红杉的退出更具戏剧性。根据增资协议,约定若溜溜果园2020年6月前未提交上市申请,则北京红杉有权要求本公司回购其持有的股份。随后溜溜果园虽然没能在2020年6月成功上市,但北京红杉同意将回购时间表延长至2023年12月。最后在2024年6月,红杉资本要求溜溜果园回购全部股份,除了支付1.35亿元本金外,还需额外偿付1.26亿元利息(按年息10%计算),合计支出逾2.6亿元。为此,溜溜果园新增短期借款1.4亿元,导致现金流趋紧。

截至2024年底,溜溜果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7804.7万元,而计息银行借款高达3.21亿元。截至2025年6月底现金余额降至4243.5万元,计息借款则增加至3.99亿元。红杉的“分手费”让溜溜果园压力上升,为缓解流动性危机,公司在2024年12月再度引入华安基金与兴农基金,成为溜溜果园的D1轮和D2轮融资,这次融资7500万元。但这次的融资也附带对赌条款:若2025年未能成功上市,杨帆夫妇需按年息6%回购股权。如今距离年底仅两个月,留给溜溜果园成功闯关的时间不多了。

四、从“北漂”到“青梅王”,口碑“隐痛”待解

溜溜果园创始人杨帆于1969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市无为县。19岁只身北上,靠推销食品起家。1991年创立北京中安康食品,主做膨化食品;1997年回乡创业,因糕点竞争惨烈陷入困境。2006年,他发现旗下青梅小零食意外走红,于是果断停产其他业务,专注青梅加工——这一步成为其商业转折点。此后,杨帆以“赌梅”闻名业界,带领团队深耕青梅二十余年,获评“安徽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家”、“安徽年度十大经济人物”等荣誉。目前他兼任安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他的妻子李慧敏自2009年起任职公司高管,长期负责财务与行政,曾担任安徽溜溜梅的经理。她还在2014年7月取得安徽师范大学会计学专科证书,并于2017年5月获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初、递表前夕,李慧敏辞去执行董事职务。公司称,此举为“优化治理结构、增强董事会多元化”。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也可能是为规避关联审查压力。

李慧敏辞职后,创始人杨帆要面对的不只是抓紧上市,还有市场口碑问题。在多位明星加持的营销光环之下,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溜溜果园的“隐痛”。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溜溜梅”相关投诉超过400条,集中反映发霉、异物、包装鼓胀、空包等问题。此外,2021年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其子品牌“尼嗒芒果”霉菌数超标,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虽然公司随后声明已整改,但这一事件对品牌口碑造成了长尾影响。面对消费者质疑,溜溜果园强调其生产环节“高度自动化”,并于2022年设立梅冻科技工厂,引入无防腐技术、自动封装线以降低人工污染风险。但从投诉量看,问题仍未彻底消除。

不过,杨帆现在最关心的可能还是上市问题。港股当下虽对新消费品牌相对友好,但上市周期平均仍需一年左右。距离年底对赌期限仅剩数十天,溜溜果园年内成功上市的概率有多大?若上市成功,杨帆夫妇将化解回购压力,赢得资本喘息;而倘若未能在对赌期内完成上市,这家“青梅帝国”恐将陷入资本市场与品牌信任的双重拷问。对溜溜果园而言,这一场“酸涩”的资本之战,已经凸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