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双11倒计时:百万商家借力淘宝出海“轻装”抢滩全球市场

时间:2025-09-22 21:09:12 来源:字母榜 作者:字母榜



距离双11购物节仅剩不到两个月,浙江金华的佑美运动工厂内机器轰鸣,一批批带有防滑纹路专利的瑜伽垫正紧张生产。这些产品不仅备战国内双11,更有一批即将远销海外。在国内电商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海外市场正成为商家寻求增长的新蓝海。

从跑步机工厂起家的佑美运动,已在体育用品领域深耕近20年。半年前,公司开始尝试布局海外市场,通过淘宝出海的“一键卖全球”模式,无需额外运营成本即可快速触达全球用户。佑美运动CEO潘荣望透露,签约淘宝天猫出海增长计划后,半年内便实现了1200万元GMV的佳绩,对今年双11的海外市场充满期待。

淘宝出海今年双11将在海外市场投入10亿元营销补贴,助力10万商家实现海外成交翻倍。与其他跨境电商平台不同,淘宝出海提供的是轻量化出海方案。商家仅需在原有淘宝和天猫店铺签约“出海增长计划”,即可自动同步至海外站点销售,平台负责退货处理并提供完整出海链路,实现“0退货退款、0运营成本”的轻资产模式。

淘宝主站出海已有十余年历史,但以往主要面向海外华人及留学生群体。今年双11将首次同步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启动,并以五种语言版本面向全球消费者,显著拓宽了商家的潜在客户群体。

这意味着,海外市场天花板被大幅抬高,商家的潜在客户群体实现了数量级飞跃。淘宝出海正将双11这个中国消费IP首次真正推向全球舞台,为商家提供的“船票”仅需点击一次“同意”。

当下,国内消费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增长趋于平缓,内卷态势凸显。出海业务成为国内品牌寻求增长的重要一环。然而,如今的出海门槛远高于以往,全球监管力度加强,合规要求繁杂,导致出海企业投入大幅增加,风险攀升。

一边是国内红海竞争下的利润摊薄,一边是传统出海模式的重资产投入,大量中小商家陷入两难。商家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能最大化复用现有能力、最小化试错成本的轻量出海方式。

淘宝出海的“一键卖全球”模式正是围绕这一痛点展开。以桌面厨电品牌大厨为例,该品牌创立之初便有出海规划,但面临仓储、物流、售后等难题。对比多个平台后,大厨选择了淘宝出海,因其无需额外开店,也无需考虑物流仓储问题,只需将货物送至国内转运仓。

另一方面,小家电行业退货维修成本高昂,淘宝出海同时解决了报关清关、售后退换货等问题,帮助大厨实现了0经验出海的第一步。

自去年双11前夕推出以来,“一键出海”模式已成为淘宝激活商家生态的“核心杠杆”。据淘宝出海总经理叶剑秋透露,目前已有超过百万商家加入,签约商家GMV增速是整体海外大盘的3倍。



这场出海浪潮本质上是平台、商家与海外消费者的“双向奔赴”。今年4月开始,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热情迎来爆发,淘宝在16个国家App下载榜上排名第一,在123个国家排名前十。为助力商家接住这波海外流量红利,淘宝通过跨境包邮、包退等服务优化用户体验。双11期间,淘宝在境外的12个站点将支持跨境包邮、包退服务,其中中国香港、澳门将实现“0门槛包邮”,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每天发放大额运费券。

此外,双11期间淘宝还推出了一系列贴合海外用户习惯的营销玩法,将中国电商成熟的“大促基因”推向全球。针对大服饰、3C数码、家具家居、运动户外、玩具潮玩、汽摩配等重点行业,淘宝将推出专项扶持计划。

字母榜了解到,这不是一次短期的营销活动,而是平台长期运营战略的一部分。淘宝出海商家中心负责人依珊介绍,双11期间淘宝将在境外上线行业专属频道页面,助推全行业爆发。未来,平台还将全年推动百场品类活动,通过发放大额行业券、为签约商家打造出海商品专属标签等方式,帮助商家获得更好的成交。

除了门槛问题,商家对“货权”丧失的担忧也是阻碍出海的重要因素。在主流跨境电商的全托管模式下,商家可能面临丧失经营权与货权的风险。而如果选择“独立站”模式,商家则需要自己打理一切,繁琐的跨境物流、复杂的清关手续等足以让资源有限的中小商家望而却步。

淘宝出海则在两者之间开辟出了一条“轻资产”出海的新模式。新模式下,商家保留了最核心的自主运营权,使用自己最熟悉的淘宝后台管理店铺,自主定价,自主决策商品和营销。平台则负责跨境物流、清关、海外配送、本地支付、多语言客服以及售后和退货问题。

其背后是一场激活阿里核心资产的生态战。对于阿里而言,核心优势正是涵盖千万商家的庞大供给生态。出海是肉眼可见的最大增长曲线。



因此,淘宝出海的定位非常清晰,要做淘系商家出海的第一站。让商家以轻资产的方式在现有生意基础上“长出”海外增量,这无疑是阻力最小的路径,能够迅速激发百万商家的行动。

如今,淘宝出海已形成由超100万商家、超1万个行业类目、超4亿包邮商品构成的供给生态。丰富的供给吸引更多用户,更大的用户规模又反哺商家增长,形成飞轮效应。

在浙江金华佑美运动的工厂里,这一“飞轮”已在悄然转动。面对海外市场挑战,佑美运动CEO潘荣望立下了新的小目标,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公司将投入超2000万元用于产品创新,“要做中国版迪卡侬。”

佑美运动的转型之路,正是淘宝出海生态中百万商家的缩影。2024年以来,“低价”策略从国内蔓延至海外,各大跨境平台纷纷卷入价格战,导致商家利润持续走薄。许多具备研发能力和品牌意识的商家,亟需一个能让他们展示产品独特性和品牌价值的出海阵地。

淘宝出海的模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它让商家能够直接面对消费者,传递产品背后的技术理念和文化价值,并接收消费者的反馈。



另一方面,对商家而言,平台生态扩张的红利正是他们的增长机会。尤其对那些不愿陷入低价竞争的商家来说,淘宝出海正在提供一条“价值出海”的新路径。“在淘宝出海,我们的客单价反而比国内高出约30%。”波司登跨境业务副总监吴媛透露,作为首批通过电商渠道出海的羽绒服品牌,波司登借助淘宝出海成功开拓了南半球市场。

更大的想象空间正在被打开。基于这个日益壮大的生态,淘宝出海开始向更深入的本地化运营和品牌营销服务延伸。今年双11首次推出的各种营销玩法,正是本地化运营的一次重要试水。

未来,基于数据洞察的精准选品、跨境品牌营销、海外社交媒体整合推广等增值服务,都可能成为平台赋能商家的新抓手。

淘宝出海的故事,远不止于帮商家“多卖一单货”。本质上是在解一道复杂的商业题:在存量竞争时代,如何将中国供应链的庞大生态优势,以最高效的方式转化为全球竞争力。

从佑美运动、大厨到波司登,不同体量、不同行业的商家正在同一套“轻”模式上,找到出海的最大公约数:以最小阻力,触达最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