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西部第一大省四川:足球赛事撬动万亿票根经济

时间:2025-09-22 21:01:48 来源:深蓝财经 作者:深蓝财经

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杨波

当巴蜀文化的烟火气遇上足球激情,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川超”)正以独特的经济逻辑改写中西部发展版图。这场承载着体育精神与商业智慧的赛事,不仅点燃了球迷热情,更撬动了文旅、餐饮、住宿等领域的消费浪潮,成为“票根经济”的典型样本。

川超开幕: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

9月20日晚,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揭幕战在成都双流体育中心打响。这场以“足球+文化”为核心理念的赛事,通过极具地域特色的开幕式迅速出圈:自贡队牵着恐龙模型入场,雅安队携带大熊猫玩偶亮相,广元队用机器人扮演“侍女”,乐山队则手持钵钵鸡道具,21个市州代表队将巴蜀文化元素演绎得淋漓尽致。

开幕式现场星光熠熠:四川足球名宿姚夏、顶流熊猫“花花”、企业家曹世如齐聚一堂,歌手韩红献唱原创歌曲《锦绣》,将船工号子等非遗元素与现代音乐融合,引发全场共鸣。四川卫视、四川观察等官方媒体通过直播覆盖超1.5亿粉丝,其中抖音平台粉丝量突破5000万,为赛事注入强大传播动能。

网友玩梗:从“干翻成都”到“6比0”谐音梗

直播开启后,网友在评论区掀起创作热潮。当实力强劲的成都锦城队以6:0大胜遂宁舍得干队时,“海内存知己,天涯6比0”的谐音梗迅速走红。赛制设计更添话题性:成都队落入东区,与遂宁、南充、达州等队同组竞技,网友戏称“川B到川Z,排队干川A”,巴中文旅甚至喊出“不就是个小小的成都嘛”的豪言。

这种全民参与的互动模式显著提升了赛事传播力。成都文旅与遂宁文旅的“斗嘴”短视频引发连锁反应,达州、巴中等地文旅部门纷纷加入玩梗行列,通过短视频平台持续制造话题,形成跨区域的文化联动效应。

赛事经济:激活万亿消费市场的钥匙

川超的价值远超体育竞技本身。以揭幕战为例,成都双流区推出三大互动区,发放涵盖景区门票、住宿折扣的数字文旅礼包;成都市整合40条主题线路,涵盖徒步、露营、美食体验等场景,并投放1950万元旅游住宿消费券。这种“体育+文旅”的融合模式,成功构建了消费新场景。

数据印证了这种模式的成效:揭幕战当日,遂宁在抖音平台的搜索指数暴涨500%,城市曝光度创半年新高。作为川超参赛队之一,遂宁舍得干队通过“谐音梗+品牌植入”的命名策略,既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又为企业带来自然流量。该市今年已举办32场演艺赛事,吸引游客78万人次,直接消费达7.7亿元。

这种“为一场球,赴一座城”的消费模式正在重塑旅游经济。游客异地观赛时,往往会形成“一日比赛、多日驻留,一人参赛、全家旅游”的复合消费链,为地方经济带来乘数效应。

票根经济:从交通凭证到消费引擎

川超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四川“票根经济”战略的集中体现。所谓票根经济,即通过交通、文旅、演出等票务凭证延伸消费场景,例如游客凭赛事门票可享受景区优惠、餐饮折扣等增值服务。这种模式在常州苏超赛事中已得到验证:尽管常州队成绩垫底,但“东哈烧烤”因广告位意外走红,带动城市知名度飙升,印证了“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经济受益”的逻辑。

四川省文旅厅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6.82亿人次,旅游消费达9125.05亿元。通过“跟着赛事游四川”等活动,四川正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例如,蓬溪牛角沟红军第一村景区、中国死海等景点针对川超观众推出专项优惠,形成“赛事引流-消费转化”的闭环。

未来展望: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尽管川超仅完成首场赛事,但其话题热度与商业价值已初显端倪。各地文旅部门的创新营销,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更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随着赛事推进,如何将赛场流量转化为长期经济增量,将成为四川深化票根经济的关键。

这场融合了足球激情与商业智慧的盛宴,正在书写中西部发展的新篇章。当体育赛事成为城市营销的突破口,当一张球票延伸出整条消费链,四川的探索或许为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范本。

(封面图片为AI生成)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