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周梦梅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格局持续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商业银行正面临利率下行、净息差收窄与结构性信贷需求增长的多样化挑战。这一背景下,银行业如何实现韧性生长与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上半年,银行业处于利率下行与经济复苏的交汇期。一方面,净息差持续压缩至1.42%(二季度数据),低于国际审慎标准,行业盈利承压;另一方面,政策引导下的结构性信贷需求(如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与资本市场回暖,为银行业提供了突围机遇。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强国”目标,进一步要求商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基石作用。
面对新形势,银行业需回答两个核心问题:如何扎实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将自身发展融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重磅报告即将发布:揭示银行业竞争格局
9月22日至25日,《2025中国银行业成长力·领先力报告》将正式发布。报告通过梳理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运行数据,结合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10余项指标(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Wind、银行年报及ESG报告),采用权重计算法推出“2025年领先力50银行”与“成长力50银行”榜单。此外,报告还细分非上市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类别,并评选绿色金融先锋银行与数字金融智慧银行。
上半年业绩:韧性凸显,结构优化
尽管净息差收窄,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仍交出稳健答卷:42家银行营业收入合计2.92万亿元(同比+1.04%),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0.8%),33家银行实现利润正增长。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降至1.49%(二季度末),较上季度下降0.02个百分点,25家银行不良率同比下降。
信贷结构优化成为亮点。截至二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0万亿元(同比+12.3%),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较年初+1.1万亿元),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来源:图虫创意
专家解读:银行业突围的四大路径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指出,银行业韧性生长需从四方面发力:
东方金诚高级副总监王宏伟补充称,政策呵护与行业“反内卷”举措为净息差稳定提供了环境,而财富管理业务增长与债券投资收益增厚了非息收入。
差异化定位:各类银行的转型策略
报告显示,未来银行业突围需“因地制宜”:
曾刚强调,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重塑了银行服务实体的考核机制,也推动了风险治理框架的升级。未来,银行需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形成自驱型增长新引擎。
(实习生江林萌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