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9月18日讯 近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显著上涨,日内涨幅达0.2224%,现报7.0876,最高报7.0845,为自去年11月以来的首次。与此同时,美元指数跌破7月初的低点,至96.22,创下自2022年2月以来的新低。
在消息面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当地时间17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之间,这一决定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这也是美联储继2024年12月之后,时隔9个月再次宣布降息,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呈现出单边上涨的态势。年初时,1美元可兑换7.3人民币,随后由于美国连续暂停降息,以及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美元整体表现强势,人民币汇率低点在今年4月8日产生,一度触及1美元兑7.42879人民币。然而,随着美联储降息态势的日益明确,美元高位跳水,出现明显下跌,人民币则走强。9月17日,人民币汇率“破7.1”,达到1美元兑7.09756人民币。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指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主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共振驱动。一方面,美元指数偏弱运行,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创造了相对温和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央行中间价报价释放了较强的汇率预期引导信号。此外,近期国内权益市场表现亮眼,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也为人民币汇率走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明明进一步认为,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偏强的态势,并逐步回归“三价合一”的均衡水平。随着年底的临近,若人民币汇率能够维持偏强震荡的格局,预计相关结汇需求将继续支撑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