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豆包AI播客生成)
深圳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近日陷入恐慌。自上周六起,君豪、华贵、盛凯、粤宝鑫等十余家黄金料商突然失联,引发行业连锁反应。这场涉及上亿资金的跑路事件,暴露出黄金原料交易市场的深层风险。
作为全国最大的黄金珠宝集散地,水贝市场的料商承担着特殊角色:他们以低价收购个人及市场的旧黄金,经熔炼加工后制成标准金板,转售给下游珠宝零售商赚取差价。有从业者曾展示视频,一车金砖如咸鱼般堆放在平板车上,折射出这个行业的粗放运作模式。
事件导火索源于下游零售商的集体遭遇。某商家预付1.5万元订购20克金料,交付期届满却未收到货物。起初商家未在意,毕竟粤宝鑫曾有过延迟交货记录。直至事发当日下午客服失联,赶到店铺时发现:
「电梯口坐着痛哭的受害者,店铺断电封条赫然在目」
据现场统计,报案商家超百人,单笔最大损失达1000万元,另有两笔300万元订单。初步估算涉案金额已突破亿元大关。
随着粤宝鑫事件发酵,网络流传「16家料商集体跑路」「胖东来金店损失90万」等不实信息。深圳珠宝行业协会澄清:实际出问题的料商仅3家左右,且包含去年遗留案件。所谓胖东来损失实为毗邻其天使城店的「金世告白」商家,该店老板已公开声明:
「我们与胖东来无任何关联」
据披露,金世告白将1103克旧金交予粤宝鑫提纯,不料遭遇对方卷款跑路。
在黄金价格三年翻番的背景下,部分料商通过「期货式预定」扩大收益。具体操作模式为:
更激进者采取「卖空」策略:先售出收来的黄金,待价格下跌后回购。这种变相期货交易吸引大量商家参与,形成规模达数亿的地下金融市场。
当金价持续攀升时,料商面临双重压力:对下需交付现料,对上需高价补货。以粤宝鑫为例,其通过更换法人代表(谈广,名下同时注册三家湖南小卖部)实施资产隔离,这种手法在水贝市场已成常规操作。
行业人士指出,此次跑路潮暴露出料商群体的致命弱点:当金融杠杆超越实体经营能力时,任何价格波动都可能引发系统性崩盘。数据显示,近三年水贝市场已发生四起类似事件,涉案总额超5亿元。
(关注星球视频号,获取深度财经解析)
添加分析师微信:yangnw0705 备注「公司-职业」获取行业白皮书
点击「在看」分享,揭露黄金市场的灰色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