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惠琳
编辑:陈晓平
图源:视觉中国
无人物流车市场再添重量级玩家。9月15日,深圳智驾龙头企业佑驾创新正式推出“小竹无人车”品牌,并同步发布T5、T8两款旗舰产品,标志着这家年营收6.54亿元、市值超106亿港元的智驾巨头正式切入无人物流赛道。

成立于2014年的佑驾创新,总部扎根深圳,已构建覆盖L0至L4级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体系,业务涵盖领航辅助、自动泊车及舱内智能交互等领域。2024年底登陆港交所后,公司虽尚未实现盈利,但106亿港元的市值彰显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
“我们希望在无人物流市场爆发前完成战略布局。”佑驾创新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国清表示,传统物流模式面临人力成本攀升、组织效率瓶颈等挑战,而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与政策路权的开放,为无人物流车商业化创造了黄金窗口期。
佑驾创新首推的T5、T8两款无人车,直指城区配送核心场景:

技术层面,两款车型均搭载全车规级智驾系统,采用3激光雷达+11摄像头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实现360°无死角环境感知。发布会现场,佑驾创新向合作伙伴交付首批订单,目前在手订单已突破数百台。
刘国清将无人物流车扩张路径定义为“根据地打法”:“我们将优先在深圳、成都、西安等核心城市建立运营据点,力争年内实现300-500台部署。”这种集中资源策略既能降低运营成本,又可快速建立品牌认知,争取稀缺路权资源。

在深圳市场,佑驾创新已与深圳邮政、东部公交巴士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刘国清指出:“公交体系拥有场站、充电设施等基础设施,通过资源整合可显著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公司计划2025年底交付400-500台无人车,2026年冲击万台级交付目标。
面对已实现万台交付的行业头部企业,佑驾创新的破局关键在于技术复用能力。作为深耕智驾领域12年的头部企业,公司已为42家整车厂提供量产解决方案,其L4自动驾驶技术在园区、机场等场景完成商业化验证。

“乘用车智驾功能与无人物流车需求高度重叠。”刘国清举例称,记忆泊车技术与物流场景的固定路线运输逻辑相通,高精度泊车控制能力亦可直接应用于货物装卸场景。公司前装业务积累的城市道路数据占比达41%,与城配物流场景完全契合,为其无人车技术迭代提供海量真实场景支撑。
供应链层面,佑驾创新借助前装业务的规模化采购优势,使无人车关键器件成本降低40%。目前公司正联合地平线、四维图新等供应商,研发搭载双征程6M芯片、P-Box高精定位系统的下一代产品。

这场由百亿市值企业发起的无人物流车攻坚战,或将重塑智能驾驶产业的竞争格局。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完善,无人物流车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而佑驾创新的入局,无疑为这个新兴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