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晗玉
编辑|张帆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云锋金融在Web3生态领域的布局节奏显著加快。9月17日,其全资子公司成功发行首单RWA(Real-World Asset Tokenization,实物资产代币化),标的为FOF(基金中的基金)份额。这一项目由云锋金融区块链技术团队独立完成,标志着其Web3战略与传统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
此前,云锋金融通过投资Pharos公链、升级证券交易牌照、增持以太币(ETH)等动作,已释放出布局虚拟资产的信号。而此次自主操盘RWA项目,则进一步凸显其向Web3转型的决心。
今年7月15日,停更近3年的云锋金融公众号重启,首份公告即宣布将战略布局Web3、RWA、数字货币、ESG零碳资产及AI等领域,并探索这些技术与保险业务的创新结合。此后,公司在Web3领域的动作密集落地,资本市场也给予积极反馈——自7月15日至9月19日,云锋金融股价累计上涨115.66%。
云峰金融区间涨幅,图源:Wind
进入9月,云锋金融的‘官宣’频率明显提升:
股权结构显示,云锋金融第一大股东为Jade Passion Limited(持股48.41%),实际控制人虞锋通过多层控股持有47.25%股份。同时,执行董事黄鑫与马云分别持有上海云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60%、40%股份。尽管马云未在董事名单中,但市场普遍将其视为云锋金融的‘话事人’之一。
随着云锋金融在虚拟货币、RWA等领域加速布局,市场猜测其或成为Web3时代的‘第二个蚂蚁’。回顾蚂蚁集团的发展路径,其从支付宝起步,通过解决淘宝交易痛点积累用户与数据,逐步延伸出信贷、金融科技等业务,最终成长为独立巨头。而云锋金融当前加码虚拟资产、与‘蚂蚁系’公司协同的路径,与蚂蚁集团早期逻辑高度相似。
云锋金融的股价表现与‘官宣’节奏高度同步。9月内,其股价涨幅达101.03%,成为港股市场‘沾币即涨’的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H股虚拟资产概念股普遍受益政策红利。例如:
这一现象源于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政策的积极转变。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为行业合规奠定基础,直接点燃资本市场情绪。而云锋金融的股价上涨,除受益于政策红利外,还与蚂蚁集团的虚拟资产进展密切相关:
由于同属‘阿里系’,市场对云锋金融的Web3布局充满信心,部分观点甚至将其视为港股‘蚂蚁概念股’。
云锋金融发行的首单RWA具有重要信号意义——其具备独立支持现实资产代币化的能力。对于当前业绩主引擎的保险业务,RWA的想象空间更大。
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云锋金融上半年保险收入15.32亿港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4.86亿港元,同比增速达142%。其中,新造业务年度化保费22.22亿港元,同比增长107%;新业务价值6.1亿港元,同比增长81%。旗下万通保险国际的新业务净营运利润6.86亿港元,同比增长21%。
云锋金融持有大量保单等保险类资产,RWA可将其代币化,盘活存量资产,提升流动性,同时降低融资成本。智能合约的应用还能实现收益分配、代币转让等流程自动化,减少操作成本和人为失误。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则增强了资产透明度,为保险公司开辟服务费、管理费等新收入来源。
早在2017年区块链热潮中,马云就曾表示:‘比特币不可能也不应该用来一夜暴富,区块链必须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近期投资公链、升级交易牌照等动作,可见其布局区块链的思路聚焦于基础设施搭建,与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一脉相承。
当前,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正从‘投机工具’转向‘产业赋能’。当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云锋金融等平台或可通过吸引传统资产链上流动,形成‘Web3版淘宝’式的生态。
不过,加密资产价格波动仍存风险。云锋金融曾表示将继续购入数字资产作为储备,这可能导致公司资产价值波动,影响投资者收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决策并咨询专业人士。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