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合锻智能前三季度由盈转亏:存货跌价拖累利润,市场环境超预期

时间:2025-10-31 10:39:29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管越

10月初,合锻智能(603011.SH)因四连板走势被市场热捧为“可控核聚变”概念股,然而其最新发布的三季报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财务表现。

10月29日晚间,合锻智能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73亿元,同比增长14.03%;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达6.91亿元,同比增长23.44%,增速高于年内整体水平。然而,公司三季度单季亏损额扩大至5384.08万元,前三季度整体净利润为-4432.7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营收增长与净利润亏损的反差,合锻智能在公告中解释为“毛利率下降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合锻智能存货为12.36亿元,相较年初略有减少,同比微增2.23%。

为何公司选择在三季度大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月30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合锻智能,公司董秘王晓峰表示,合锻智能主营业务为高端成形装备和智能光电分选设备,其中高端成形装备的主要客户为汽车企业。今年市场环境超出公司预估,汽车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三季度以来高端成形装备产品的毛利率持续下降。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存货进行了跌价测试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10月30日,合锻智能股价低开震荡,收盘跌停,报收24.74元/股,总市值跌至122亿元左右。

阻碍盈利的“两座大山”

天眼查显示,合锻智能成立于1997年9月,位于安徽省合肥市,2014年11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业为液压机、机械压力机等高端成形机床以及色选机等智能分选设备。2025年中报中,公司称其主营产品还包括聚变堆核心零部件尖端制造、智能化集成控制及新材料等。


自上市后,合锻智能营收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底营收仅4.5亿元,2024年底营收升至20.74亿元。然而,公司净利润却未随着营收增长而同步增长,且始终未突破1亿元,2021年曾达到高峰6433.65万元,2024年底则首次亏损8898.79万元。


盈利能力难以提升,或许与合锻智能的业务性质有很大关系。

合锻智能曾于10月13日在官方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智能分选设备业绩稳定,高端成形机床受行业市场环境等影响,毛利率较低。

2024年年报显示,按产品分类,合锻智能液压机、机压机、色选机营收占比分别为29.1%、13.27%、56.17%,但三者毛利率分别为-4.98%、2.62%、43.96%。液压机和机压机即传统机床业务,毛利率低,甚至形成拖累。

王晓峰也表示,合锻智能作为传统装备制造业,即液压机、挤压机的机床单台价值量较低,常年不盈利。但从公司战略、国家战略等因素出发,公司依然给装备制造业成长机会,目前正在不断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寻找产品结构调整的机会,积极寻找减亏方法。

不过,即便传统业务形成拖累,合锻智能在2024年以前整体仍能保持盈利。近两年出现亏损,或许要归因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增加。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合锻智能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升至8427.73万元。受此影响,2024年,合锻智能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年报解释原因之一就提到,“鉴于毛利率持续下滑等原因,公司增加计提了存货、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减值准备。”

为何近两年合锻智能突然增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王晓峰解释称,头部车企前几年对外投资计划较多,产能持续增长,公司在手订单相应增长,拉高了存货。但到近两年,新能源汽车企业库存非常高,很多都占了50%以上。2025年6月1日,《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要求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后60天内付款,禁止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等变相延长账期的行为。在政策指引下,新能源车车厂开始去库存,导致对外投资金额大幅削减。由于市场内卷加剧,导致订单毛利率逐年下滑,存货价值下降也需计提。

至于未来是否继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计提金额,王晓峰表示,“要看跌价测试的结果,未来会视订单情况合理控制并适度降低存货规模”。

股价狂飙,核聚变业务仍未有收入

尽管合锻智能近两年盈利艰难,但因搭上核聚变概念,公司股价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一路狂飙。

合锻智能首次公开承认涉足核聚变业务,或许要追溯到2023年9月1日在其官网发布的一篇文章。该文显示,2023年8月30日下午,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与合锻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聚变堆真空室制造技术、聚变堆安装技术、大科学装置建造技术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此后,合锻智能在财报及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多次提及核聚变业务,特别是2025年6月,在互动平台对投资者称,公司于2024年中标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BEST真空室项目#1—4段,总项目中标金额2.09亿元。不过,公司10月2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也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取得(聚变项目)相关业务收入”。

Wind数据显示,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10月30日近一年时间里,合锻智能股价上涨349.00%,翻了三多倍。2025年年初至今的涨幅也有261.17%。9月30日至10月13日的连续四个交易日内,公司收获了“四连板”。

股价暴涨之下,大股东也展开动作。根据公告,合锻智能第二大股东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8日至2025年10月25日期间累计减持公司股份84.8368万股,占总股本的0.17%,减持后依然为第二大股东。

而在最新的三季报里,合锻智能前十大股东中增持者居多。UBS AG、华夏高端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基金、高盛国际、陈文君、周群、J. P. Morgan Securities PLC、华夏领先股票型基金分别增持489.2488万股、464.28万股、384.0343万股、324.42万股,309.61万股、140.0829万股、200万股。前十大中唯有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减持911.41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