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估值超300亿!拓竹科技剑指友商,3D打印赛道激战正酣

时间:2025-10-31 10:26:43 来源:36氪 作者:36氪

作者 | 张子怡

编辑 | 袁斯来

近期,3D打印行业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一场围绕版权与生态的“白刃战”悄然打响。拓竹科技旗下的MakerWorld社区发布声明,正式对Creality Cloud(创想三维)、Nexprint(爱乐酷)、MakerOnline(纵维立方)等平台采取法律行动,指控其存在大量侵权行为。

侵权指控:批量搬运与冒充账号引争议

拓竹科技指出,上述平台不仅批量搬运MakerWorld上的独家3D模型,还出现冒充原作者账号的情况。更严重的是,部分模型被用于商业广告,直接违反了原作品“禁止商用和二次创作”的授权条款。这一系列行为,不仅损害了原创设计师的权益,也破坏了3D打印社区的生态平衡。

MakerWorld:全球月活第一的3D模型社区

作为拓竹科技旗下的3D模型社区,MakerWorld上线仅两年时间,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官方数据显示,其月活跃用户已近千万,3D模型数量超过百万,被誉为全球月活第一的3D模型社区。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拓竹科技对社区生态的精心打造和持续投入。

版权保护:行业第一的必然选择

在3D打印行业人士看来,拓竹科技采取法律行动的行为并不意外。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谁成为第一,谁就会开始用版权保护来限制其他家企业。“3D模型社区生态即使不是直接的利润来源,也是巨大的护城河。”一位行业人士表示。社区内容的丰富度,不仅是建立生态的基石,更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点。

社区价值:降低流量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3D模型社区的存在,极大地便利了3D打印用户。它帮助用户更好、更便捷地打印模型,完善打印体验。现阶段,消费级3D打印机硬件的使用门槛和难度大幅降低,打印内容成为新的竞争焦点。而社区自发产生的流量,对企业来说价值巨大。“社区生态的存在可以降低相当一部分流量成本,对于一家营收超过十亿的公司来说,这些流量成本每年可能价值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上述行业人士透露。

拓竹科技:估值超300亿,市占率达29%

MakerWorld的公开声明只是开始。在这背后,3D打印行业已从小圈子走向聚光灯下。有市场消息称,拓竹科技在2024年营收超过55亿元,出货量超120万台,全球市占率达29%。硬氪从多个渠道了解到,拓竹科技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早已超过300亿元,净利润超过20亿元。“300亿市值相比那些业绩没兑现的公司,还算落地了。”一位投资人评价道。

社区生态:构筑护城河的关键

对于3D打印用户而言,将3D模型文件转化为高质量成品的过程十分复杂。用户需要掌握专业的3D建模软件,还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可制造性”等因素。这也是3D打印机长期只是极客玩具的重要原因。而“低门槛”成为MakerWorld破圈的关键。用户在平台上找到心仪的模型后,将模型文件、打印配置文件和耗材参数自动打包和绑定,即可直接点击打印。


(图源/企业)

硬氪了解到,MakerWorld平台的模型由用户自主上传,平台设有MakerReward奖励系统,通过积分和金钱奖励激励设计师上传优质模型,并激励用户积极互动。金角财经报道称,拓竹为激励创作者投入了巨额资金,年度激励规模达数亿元,头部创作者的收入超过50万元。

兼容并蓄:支持数十种第三方打印机

值得一提的是,MakerWorld并不限制打印机品牌。过去,3D打印机厂商之间一直各行其是,不同品牌的3D打印机配置不相通,参数设置会影响打印成功率。而MakerWorld支持包括Creality、Anycubic、Prusa等在内的数十种第三方打印机,鼓励用户分享适配不同机型的打印设置。这使得MakerWorld不再只是拓竹的社区生态平台,而是瞄中了全球的3D打印用户。

开源与闭源: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在MakerWorld发布声明之前,贯彻开源路线的3D打印机企业Prusa Research的创始人Josef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模仿是最高级的奉承。”这句话背后,是Prusa发现拓竹在搬运Printable(Prusa旗下的3D模型平台)的3D模型。Prusa和拓竹的交锋由来已久。Josef曾在2023年发布的博客文章中,对某些公司使用开源软件和社区成果,却不对核心硬件进行开源的行为表示担忧和警惕。


(图源/社交媒体)

数位3D打印行业人士曾告诉硬氪,拓竹的软件基于PrusaSlicer修改而来,却采用闭源的方法使用。对于这一说法,拓竹官网发布过一篇署名Spaghetti Monster的文章进行回应,强调不会利用专利阻碍其他创新者,也不会使用过于宽泛的专利权利要求来阻碍整个行业的发展。

行业争议:开源精神与商业利益的碰撞

行业的争议点在于,3D打印的发展与创新都源于其开源精神。这包括开源代码和硬件设计图的公开,消除了知识产权壁垒,让新公司得以无障碍成长。然而,伴随资金进入、玩家增长、利益变得复杂,这种行业初生期才存在的乌托邦必然会逐渐消失。拓竹的闭源系统让其通过专利和生态建立了技术壁垒,不至于在诞生时就陷入低价竞争。

行业前景:黄金期下的开源与闭源之争

Precedence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246.1亿美元,对应人民币约1700亿元,2024-2034年CAGR有望达到18.5%,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拓竹开启了3D打印行业的军备竞赛,行业在追随模仿拓竹之际,都在着力降低3D打印的使用门槛。消费级3D打印逐步接近开箱即用体验,3D打印的成功率与成品率都在不断抬升。

企业选择开源还是闭源,在更大的商业前景和激烈竞争面前,也变得摇摆不定。Prusa在推出其旗舰机型MK4时,采取了比以往更谨慎的开源策略,产品部分核心部件的详细设计图和固件代码发布后未立即完全公开。这无疑是Prusa对其完全开源路线的一次重大妥协。

未来展望:拓竹的“垄断”态势与行业格局

在Spaghetti Monster看来,Prusa和Bambu就像Android/iOS和Linux/Windows,各自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也都能凭借各自的方式蓬勃发展。拓竹构建的“硬件+软件+内容”的闭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中国制造之光。然而,在拓竹以不断接近“垄断”的发展态势下,会给其他3D打印企业留下成长的可能和空间吗?这个问题短期内很难有答案,但可以预见的是,3D打印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