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公布了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全口径平均工资有所下降,但社保缴费基数却呈现上涨趋势。这一反差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疑问,难道社平工资与社保缴费基数真的脱钩了吗?
9月18日,河北省人社厅正式公布了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明确规定以6678元/月作为个人缴费基数的基准,其中缴费基数下限为4007元,上限则达到了20034元。
回顾2024年,河北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为3921元,上限为19603元。相比之下,2025年的基数分别上涨了2.19%和2.2%,这一涨幅虽然不大,但却与全口径平均工资的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
早在今年6月,河北省医保局就公布了2024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为6521.67元,这一数字比2023年下降了0.19%。按照常规理解,社平工资的下降应该会导致社保缴费基数的相应下调。
根据规定,上一年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是决定下一年社保缴费基数的关键因素。基数上限通常设定为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300%,而下限则为60%。如果按照河北省医保局公布的社平工资来计算,2025年河北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应为3913元,上限为19565元。
然而,实际公布的数字却与此存在出入。河北人社厅并未对此给出明确解释,也未公布2025年的全口径社平工资。这不禁让人猜测,2025年河北社保缴费基数是否真的与社平工资脱钩,转而采用了其他标准进行设定。
放眼全国,已有21个省份公布了2025年的社保缴费基数,其中一些省份也同时公布了全口径平均工资。以北京为例,2024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1937元/月,比2023年增长了1.5%。其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为7162元,上限为35811元。
再来看上海,2024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2434元/月,增长了1.03%。其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为7460元,上限为37032元。
当然,也有一些省份并未公布全口径平均工资,如山西。其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为4198元,上限为20991元。由此可以推算出,2024年山西的社平工资为6997元,比2023年增长了2.07%。
从全国范围来看,2024年很多省份的平均工资涨幅都非常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因此,很多人预测全口径平均工资也有可能呈现负增长态势。
当时河北医保局公布的全口径平均工资就出现了负增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河北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了2.3%,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也增长了2.1%。
那么,比河北增长更低的省份,其全口径平均工资是否肯定会出现负增长呢?结果并非如此。以四川为例,2024年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为0,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了1.7%。而四川公布的2024年社平工资为7646元/月,增长了1.7%。其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为22938元,下限为4588元。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还未公布数据的10个省份,其社保缴费基数应该不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但预计也只会是小幅的增长。
有人提出,今年社平工资的增长水平多数在1%~2.2%左右,这很可能是国家单独公布的一个数值,专门用于核算缴费基数的上下限,目的是为了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稳定。毕竟,这样的增长率实在是太巧合了。对此,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