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市场呈现震荡格局,沪指在4000点附近波动,沪深300、创业板指等主流宽基指数持续冲击2021年高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拉锯战中,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已悄然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现象引发投资者对高股息策略的重新审视。
传统认知中,红利指数因聚焦高股息率公司被视为“慢投资”代表,但其长期收益表现却不容小觑。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8日,该指数近10年年化收益率达8%;若将时间轴拉长至2004年底指数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更攀升至13%。这种由分红再投资驱动的复利效应,随着持有周期延长愈发显著,为投资者提供了穿越市场周期的稳定回报。

数据来源:Wind,2004/12/31-2025/10/28,展示月度数据
红利指数的选股逻辑堪称严谨:以最新一次调整为例,首先从中证全指4957只股票中,筛选出满足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股利支付率均值大于0且小于1条件的1816只股票进入初选池。随后,通过计算过去三年平均现金股息率,选取前100只股票构成指数成份股。这种量化筛选机制确保了成份股的高股息特征。
为维持指数质量,红利指数实行年度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剔除股息率下滑的成份股,纳入新晋高股息标的。这种“优胜劣汰”的规则,使得指数始终保持对优质分红资产的覆盖。例如,中证红利指数通过持续优化,其成份股的股息支付稳定性显著优于市场平均水平。
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看,中证红利指数呈现明显的防御性特征。截至2025年9月,银行(21%)、煤炭(18%)、交通运输(14%)三大行业合计占比达53%。这种配置结构既体现了对稳定现金流的追求,也反映出指数在通胀周期中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在能源价格上行阶段,煤炭板块的高分红特性为指数贡献了超额收益。

数据来源:Wind,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统计截至2025/09
在跟踪中证红利指数的产品中,红利ETF易方达(515180)以0.15%/年的管理费率成为成本最优选择。截至最新数据,该产品规模已突破100亿元,显示市场对低成本红利工具的强烈需求。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于近日完成年度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0.61元,分红总额达4.2亿元。
自2020年以来,红利ETF易方达已连续六年实施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超10亿元。对于追求复利效应的投资者,将分红再投资于该产品可进一步放大收益。数据显示,若从2020年初始持有至今,通过分红再投资获得的额外收益占比超过15%。

数据来源:Wind
除515180外,易方达基金还构建了完整的红利ETF产品线:
这三只产品与515180形成互补,投资者通过组合配置可实现月度分红目标。更值得关注的是,易方达旗下四只红利ETF均实行0.15%/年的行业最低费率标准,显著降低投资成本。以100万元投资额计算,每年可节省管理费约4000元,长期复利效应显著。
在无风险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红利指数凭借其稳定的分红现金流和显著的复利效应,正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压舱石。对于追求长期财富增值的投资者,通过低成本ETF工具参与红利投资,或是在震荡市中把握确定性收益的优选方案。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