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史航
作为广东经济“双子星”的广州和深圳,于10月30日同步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两座城市在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中展现出不同发展路径,但均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3265.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7503.34亿元,增长4.6%,对GDP增长贡献率超八成,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深圳市则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地区生产总值27896.44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在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下,深圳经济展现出更强韧性。
从具体数据来看,广深两城各有哪些发展亮点?

广州(图源:图虫创意)
广州:新兴产业贡献率超35%,数字经济成新增长极
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成效显著。前三季度,金融业在证券市场活跃带动下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10.6%。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1%,数字内容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分别增长20.3%和18.1%,产业数智化服务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工业领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新兴领域产能释放成为主要拉动力。汽车制造业受新能源汽车产出带动降幅收窄,医药制造业中生物药品制造增加值增长7.0%。新能源汽车产量呈现逐季攀升态势,三个季度单季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7%、16.7%、41.1%,前三季度累计产量同比增长20.6%。
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亮眼。全市“3+5”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7517.28亿元,同比增长4.6%,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5.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速领先,显示器件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4%和37.4%,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修理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6%和15.5%,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35.2%。
消费市场呈现结构性升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7.59亿元,同比增长4.1%。家具家电、机电产品等政策带动品类与粮油食品等必需品构成增长基本盘。情绪消费成为新热点,潮玩收藏、盲盒经济带动限上体育娱乐用品、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和19.7%,饮料及冷饮服务营业额增长22.5%。

广州(图源:图虫创意)
深圳:高技术产品产量激增,外贸格局持续优化
工业高端化特征明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0%。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突破,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量分别增长46.9%、38.2%、33.6%。
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17932.93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14.5%、9.7%、5.6%,现代服务业成为重要支撑。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虽然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但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2.7%,居民服务修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3.0%和72.9%,显示产业升级投入力度加大。
外贸展现强大韧性。全市进出口总额33643.29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扭负为正。其中进口增长8.4%,对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及欧盟、韩国、日本、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8.6%、16.2%、2.4%、8.2%、17.3%、1.6%,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深圳港口(图源:图虫创意)
分析认为,广深两城通过差异化发展路径,共同构筑起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广州以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深圳则依托高端制造与外贸优势巩固领先地位,两城协同效应将持续释放区域经济活力。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