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吴清明确‘十五五’资本市场六方面任务,提升包容性与适应性

时间:2025-10-31 14:02:03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证券时报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提升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的六大重点任务,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六方面重点任务:构建包容性资本市场生态

一、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
吴清提出,要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推动多元股权融资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机制,精准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同时,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发展科创债、绿色债等创新品种,稳步推进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和资产证券化,完善期货品种布局,提升对实体经济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二、培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基石。吴清强调,需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优化再融资机制,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督促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通过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方式增强获得感;巩固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三、营造‘长钱长投’制度环境
为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吴清指出,需建立对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A股投资规模和比例;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发展权益类基金和指数化投资;畅通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培育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构建‘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环境。

四、提升监管科学性与有效性
面对金融创新快速迭代,吴清提出,要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完善风险监测和应对机制;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防范跨市场、跨行业风险;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效能;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五、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吴清表示,需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支持企业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拓展互联互通机制;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培育一流投行和机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

六、营造规范包容的市场生态
在法治建设方面,吴清提出推动修订证券法、基金法等法规,完善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强高端智库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战略研究;健全预期管理,倡导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与挑战

吴清指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是服务新质生产力、促进发展成果共享、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拥有2亿多股票投资者和7亿多基金投资者,资本市场是居民分享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2024年,投资者现金分红达2.4万亿元,居民通过资本市场管理财富的意愿增强,这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他强调,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具备良好条件。但发展质量问题仍突出,需围绕投资与融资协调发展,深化改革,提升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和竞争力。

改革方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吴清表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统筹投资与融资平衡,助力居民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以开放促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始终将防风险放在首位,协同各方处置重大风险隐患,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此次明确的六方面任务,为‘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清晰路径,有助于构建更具活力、韧性和国际竞争力的资本市场生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