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新能源车驱动下,国产功率半导体逆势增长引领全球市场

时间:2025-11-06 03:27:37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证券市场周刊

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行业双雄,扬杰科技与捷捷微电凭借各自的优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扬杰科技依托MOSFET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销量增长,叠加越南海外基地的满产,业绩延续高增态势;而捷捷微电虽然主力产品受价格影响单季盈利出现负增长,但营业收入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

行业分化:新能源车驱动功率半导体新增长

功率半导体行业结构正经历深刻分化,受益于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领域蓬勃兴起,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成为功率半导体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这一趋势使得中国龙头厂商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较为低迷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据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扬杰科技(300373.SZ)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8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50%;捷捷微电(300623.SZ)营业收入增速为24.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为23.13%。截至10月28日收盘,扬杰科技和捷捷微电市值分别达到403亿元和247亿元,稳居国内功率半导体行业的前列。

与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新能源、人工智能相关的功率半导体需求却十分旺盛。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强劲需求支撑下,中国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实现了逆势增长,成为行业中的亮点。

扬杰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与全球布局双轮驱动

扬杰科技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表现尤为亮眼。据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8亿元,同比增长20.8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50%。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综合毛利率由2024年同期的31.02%提升至35.04%,且呈现逐季改善态势,其中三季度单季毛利率进一步攀升至37.32%。

据扬杰科技财报及东海证券、招商证券等研究机构研报数据,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汽车电子及高附加值新产品在公司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以及高毛利率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是推动其业绩增长的核心原因。扬杰科技主营产品主要分为材料板块、晶圆板块以及封装器件板块,其中封装器件板块是其主要收入与利润来源。2025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器件销售收入为30.42亿元,毛利率为33.57%;半导体芯片销售收入为2.54亿元,毛利率为31.49%;半导体硅片销售收入为8958万元,毛利率为20.33%。

具体来看,扬杰科技的半导体器件产品包括MOSFET、IGBT、SiC产品、整流器件、保护器件、小信号及其他系列产品。其中,MOSFET、IGBT、SiC产品属于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应用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领域。据方正证券研报,2023年,扬杰科技整流器件、光伏二极管、小信号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7.31亿元、8.11亿元、7.5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2.00%、15.00%、14.00%;高附加值产品中,MOSFET产品销售收入为8.1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00%;IGBT与SiC产品为组合统计,两者合计销售收入7.5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同样为14.00%。

进入2024年,扬杰科技持续加大MOSFET、IGBT、SiC等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光伏储能等市场的推广力度,汽车电子与人工智能行业收入因此大幅增长,市场占比显著提升,并成功获取多个龙头客户的认证与订单。受上述因素驱动,公司整体订单量与出货量较上年同期显著提升。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据财报数据,2025年一季度,汽车电子相关产品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70.00%,高于营业收入增速;2025年上半年,公司MOSFET、IGBT、SiC等产品整体订单量和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快速提升。

在海外业务方面,扬杰科技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5年,公司首个海外封装基地MCC(越南)工厂一期进入量产阶段并实现满产,首批两个封装产品良率达99.50%以上;MCC(越南)工厂二期项目也于年中顺利通线。据财报数据,2024年公司外销收入为13.6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为22.61%,毛利率为45.43%;而同期内销收入毛利率为28.33%。到了2025年上半年,公司外销收入为8.3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为24.13%,毛利率为49.10%,高于同期内销收入28.92%的毛利率。从数据来看,外销收入占比的提升直接推动了公司综合毛利率的增长。

更为关键的是,扬杰科技在财报中指出,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对进口器件的依赖继续减弱,国产替代及海外替代的机遇愈加显现。另外,终端企业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对降本方案的需求愈发迫切,已开始从全部选用国际品牌转向引入中国品牌供应商,这为中国企业提升海外市场份额创造了良好契机。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头部企业数据变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据Choice数据,2025年第一至第二季度,安森美汽车市场收入分别为7.62亿美元、7.3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5.00%、增长19.00%;同期,英飞凌ATV(汽车电子事业部)收入分别为18.58亿欧元、18.70亿欧元,同比分别增长-2.80%、-3.30%。

捷捷微电:车规级MOSFET产品延续高增

与扬杰科技相比,捷捷微电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同样保持了增长态势,但收入与利润增速有所放缓。据财报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捷捷微电营业收入为25.02亿元,同比增长24.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6亿元,同比增长23.13%。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01亿元和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19%和下降11.51%。

从数据来看,捷捷微电虽然业绩保持增长,但其收入与利润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6亿元和2.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63%和146.69%。而且,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也由上年同期的38.22%降至32.77%。公司也在《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表》中表示,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

由于销售价格下降,捷捷微电核心产品毛利率也出现下滑。对比2024年和2025年三季报发布后的《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表》可以发现,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晶闸管产品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46.10%降至42.92%;防护器件产品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6.01%降至30.63%;MOSFET产品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4.46%降至29.17%。对其数据进一步分析,捷捷微电主要销售收入来自国内。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销售收入为14.9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3.27%。另外,按照产品的应用领域划分,2025年上半年,公司工业领域产品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3.55%;消费领域收入次之,占比为36.25%;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占比15.79%;通信领域收入占比1.82%;其他领域收入占比2.59%。

不过,上述情况或将迎来改变。捷捷微电管理层在《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表》中表示,未来上下游价格有望逐步调整恢复,公司四季度有信心完成预期销售目标。另外,捷捷微电正推进产品结构优化,重点提升高附加值产品营业收入占比。截至目前,公司可供应的车规级MOSFET产品矩阵已覆盖近200款,其中量产型号产品超百款。核心型号JMSHO40SAGQ凭借技术与性能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国内Tier-1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转向、燃油、润滑、冷却等关键系统。

在汽车下游供应链中,捷捷微电已积累罗思韦尔、霍尼韦尔、东风科技、埃泰克、科世达、比亚迪、三花、华域、Nidec等一批核心客户。2025年前三季度,车规级MOSFET产品销量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增幅超20.00%,环比增幅超10.00%;同期,其他防护类车规级产品亦表现亮眼,同比增长超30.00%。捷捷微电透露,前三季度,公司MOSFET(含芯片+器件)营业收入8.93亿,毛利率为34.46%,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54.87%,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