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轻松套现七八亿都安然无事,如今刚落袋5000万就摊上大事了。近日,一则关于上市公司达实智能实控人刘磅被有关部门带走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据达实智能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刘磅已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管护措施。所谓管护,实质上是超短期的留置措施,被限制在特定场所内,一般期限不超过7天。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较低,若在管护期限内调查未完成,完全有可能转为正式留置。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半个月前,刘磅刚刚在二级市场通过减持套现了5000万元。这笔刚到手的钱还没焐热,就被有关部门带走了。调查是否与此次套现行为直接相关,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根据历史公告统计,从2017年至2023年间,刘磅已通过协议转让、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多种方式,累计套现约7.8亿元。
回顾刘磅的创业历程,他曾公开表示:"我希望能把达实做成百年老店"。然而,一边喊着打造百年老店的口号,一边却频繁减持套现,这种矛盾的行为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测。究竟哪一面才是真实的刘磅,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达实智能作为一家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核心业务实际上是物联网智能设备及系统集成。与普通杂牌系统集成商相比,达实智能拥有自主品牌和研发平台,显得更为专业。公司投资11亿元修建的达实大厦矗立在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旁,这显然不是一般杂牌集成商能够承担的。
然而,追溯达实智能的发展历程,其起步阶段并不显眼。公司最初只是外国设备的代销商,甚至一开始连杂牌都算不上。招股说明书显示,刘磅虽持有湖南长沙身份证号,但他实际上是安徽宿州人,本科就读于安徽合肥工业大学。1985年,他考入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自动控制系攻读研究生,同年我国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因此他的身份证前六位为湖南长沙代码。

作为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高材生,刘磅在深圳国企研发中心工作期间,逐渐对经商产生了浓厚兴趣。1990年,他跳槽至中国航天进出口公司从事贸易工作,通过承包经营赚取了第一桶金。随后,他开始代理销售外国的计算机控制相关产品,将香港的工业控制器、计算机产品转手卖给国内客户。这种倒手生意模式在当时的深圳颇为普遍,华为也是从倒手外国交换机起家的。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北京、上海等沿海城市也获得了进口权,深圳的代理业务优势逐渐消失。相关代理业务开始向来料加工、系统集成方向升级,达实智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刘磅凭借自动化控制的专业背景,将达实智能的业务定位在楼宇自动化领域。具体包括门禁、广播、监控、消防报警、网络系统、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等标准系统集成业务。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深圳的特区优势进一步减弱,系统集成业务逐渐普及至全国。达实智能开始搭建自己的建筑智能化平台,研发智能化系统,并将其他品牌的设备整合到自己的品牌体系中。
经过多次升级,达实智能推出了建筑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演化为如今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目前,达实智能的智慧空间业务主要聚焦在智能化和节能低碳化两个方向,致力于打造碳中和建筑。其办公大楼深圳达实大厦就是深圳第一栋碳中和建筑,连续多年保持碳中和状态。
不过,要实现建筑碳中和目标难度极大。不仅要求建材生产和运输过程低碳,还要求建筑运行后的用水、照明、电梯、空调、燃气等能源消耗都达到低碳标准。这在绝大多数建筑上都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达实智能的主要业务实际上仍然集中在智能化领域。
作为系统集成行业的一员,达实智能的业务护城河究竟有多深,从老板刘磅一路高歌猛进、一路减持套现的操作中或许可见一斑。当然,套现行为本身并不违法,但背后反映出的贪欲往往容易促使人做出出格的事情。刘磅此次被调查是否与此有关,相信很快就会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