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贝特电子IPO失败内幕:信披违规致保代被追责,收购计划夭折

时间:2025-11-11 05:34:06 来源:财通社 作者:财通社

一家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二十余年的东莞企业,从冲刺创业板上市到最终“卖身”未果,其资本化之路以戏剧性方式收场。贝特电子——这家客户涵盖比亚迪、美的等巨头的企业,IPO申请在2024年撤回后,随着深交所监管文件的披露,其“带病闯关”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体外资金、虚假披露:贝特电子IPO违规细节曝光

贝特电子成立于2003年8月,主营电力电子保护元件及相关配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光伏、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2022年7月,公司启动A股IPO进程,2023年6月创业板申请获深交所受理,并在一年内经历两轮问询。然而,2024年8月,公司突然撤回申请,原因直至深交所10月24日通报才揭晓。


监管文件显示,贝特电子在IPO期间存在三大核心问题:

  1. 体外资金池代垫费用:至2023年末,体外资金池余额70.33万元,2021-2023年累计流入1509.43万元,流出1437.30万元。
  2. 隐瞒补充协议:在并购东莞博钺过程中,未披露含业绩承诺及管理权安排的补充协议,首轮问询回复中称“不存在业务对赌”,与事实不符。
  3. 研发人员数据失实:2022年底及2023年6月底披露的研发人员中,部分实际为非研发或非全时人员。

财务数据显示,2021-2023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8.19%,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64.80%,表面业绩亮眼,但违规行为使其上市之路戛然而止。

保代、中介集体受罚:国联民生两保代被书面警示

深交所10月24日公布处分决定:

  • 对贝特电子及5名实控人(韩露、刘汉浩、易鹏举、卢志明、周优林)给予公开谴责,实控人黄卫平通报批评。
  • 保荐方国联民生证券两名保代王建玮、张腾夫因“核查意见不审慎”被书面警示,系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整合后首例保代处罚。
  • 审计机构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两名签字注册会计师肖强光、陈新敏,法律顾问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5名签字律师(廖青云、马孟平等)同样因核查不力被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处罚将记入诚信档案,直接影响贝特电子未来融资及上市资格。

扬杰科技22亿收购计划夭折:时间巧合引发市场猜测

IPO终止后,贝特电子转向“卖身”扬州女首富梁勤控制的扬杰科技。3月13日,扬杰科技发布停牌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7月初,交易方案调整为纯现金收购,9月11日晚披露以22.18亿元收购全部股权,溢价率高达270.46%。


然而,10月23日晚,扬杰科技突然宣布终止收购,理由是双方“在业务类型、管理方式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次日,深交所即披露贝特电子IPO违规细节,时间上的紧密关联引发市场对收购终止真实原因的猜测。


结语:诚信失守的代价

贝特电子的案例再次警示市场:IPO不是遮掩问题的避风港,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是资本市场的生命线。从体外资金到虚假披露,再到收购破局,这家企业失去的不仅是上市资格,更是资本市场的信任。对于中介机构而言,审慎核查不是形式,而是底线——资本市场的记忆很长,诚信失守的后果远非一纸处分所能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