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百万元抗癌药CAR-T疗法:有望通过创新路径大幅降价

时间:2025-11-18 00:12:5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中国新闻周刊

近日,一针定价近百万元的CAR-T抗癌药因价格协商进展引发广泛关注。据国家医疗保障局10月底开展的2025年医保谈判工作显示,天津合源生物的纳基奥仑赛(国内首款白血病CAR-T产品,定价99.9万元)首次被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范围,企业代表对结果持乐观态度。这一动态标志着高价抗癌药降价迈出关键一步。

CAR-T疗法:精准制导的“抗癌导弹”

CAR-T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通过采集患者或供体免疫细胞,经基因改造后装备“精准导航系统”(CAR),回输体内后高效歼灭癌细胞。目前国内已有8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但单针定价普遍超百万元,成为患者治疗的经济壁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竹主任团队近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突破性成果: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CAR-T疗法临床研究取得关键进展。该疗法通过清除B细胞实现疾病长期缓解,但传统自体CAR-T需两周至一个月的体外培养周期,且患者需接受预处理削弱免疫防线,存在感染风险。


图/视觉中国

技术革新:从百万元到十万元的突破路径

1. 异体通用型CAR-T
上海邦耀生物与长征医院合作研发的异体CAR-T疗法,通过基因编辑解决排异问题,实现“一份T细胞制备千份药物”的规模化生产。该疗法已使3名复发难治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病情显著改善,相关成果入选《细胞》年度最佳论文。创始人刘明耀透露,异体CAR-T成本可降至十万元以下,且不良反应较传统疗法更少。

2. 体内CAR-T技术
陈竹团队开发的体内CAR-T疗法,通过直接在体内生成CAR-T细胞,将改造时间从数周缩短至几小时。国际药企巨头阿斯利康、吉利德科学已通过收购布局该领域,今年全球投融资合作案例超3起。

3. 政策与支付体系支撑
2025年5月施行的《生物医学新技术管理条例》为细胞治疗提供制度保障。若CAR-T纳入商保目录,结合基础医保覆盖,患者经济负担将大幅减轻。陈竹指出,体内CAR-T制造成本仅为自体疗法的百分之一,规模化生产后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探。

挑战与展望:从“救命稻草”到常规治疗

尽管疗效显著,CAR-T疗法仍面临三大挑战:

  1. 适应症局限:目前优势集中于血液肿瘤,实体瘤(如胃癌、胰腺癌)疗效有限,因局部环境抑制T细胞扩增。
  2. 安全性风险: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在血液肿瘤中发生率较高,需通过抗过敏药物预防。
  3. 监管与产业化瓶颈:基因编辑技术伦理审查严格,原材料更换需多重验证;融资环境收紧与外资准入限制延缓技术落地。


刘明耀团队成员在无菌条件下制备供体细胞。图/华东师范大学公众号

尽管如此,细胞治疗领域正迎来爆发期。今年全国新增近10家细胞治疗中心,超100家医院挂牌临床研究科室。刘明耀预测,未来五年实体瘤CAR-T疗法将取得突破,而技术普及需基础医保、商业保险与监管体系的协同支持。

“CAR-T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安全、有效且可负担的常规治疗。”陈竹强调,这一革命性疗法正从“救命稻草”向“触手可及”迈进,其平价化之路不仅依赖技术突破,更需医疗生态系统的全面升级。

发于2025.11.17总第1212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百万元抗癌药的平价之路
记者:周游
编辑:杜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