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教育领航者与中老年“套路”争议的撕裂
手工劳动/挖哥
手工编辑 /角叔
出品/独角兽观察
AI无疑是当下全球最热门的风口,由AI延伸的垂直赛道也成为孵化独角兽企业的沃土。以在线教育起家的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方融海),便借着AI这股东风,通过技术加持,对外宣称是一家AI教育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然而,这家企业一边顶着“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深圳A智能教育领域30强”等光环,另一边,其旗下课程在互联网上却投诉不断,中老年学员纷纷指责其“低价引流、高价收割”,甚至有大量学员跑到平台要求退费。
11月13日,《独角兽观察》曾推送《是割中老年韭菜还是用AI开启兴趣教育?十方融海的A面和B面》一文。随后,该文收到了来自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有限公司的侵权投诉,其核心观点是“文章列举的是网上无法核实的‘个例’,定性‘割中老年韭菜’严重失实。”
为此,我们在前文基础上,补充十方融海在侵权投诉中的观点,并增加更多佐证依据,以更全面呈现事件全貌。
深圳十方融海创立于2016年,由华南理工大学校友陈劢、黄冠、雷浪声联合创立。当时正值微信生态催生知识分享浪潮,他们发现传统线上授课存在人数受限、内容难以沉淀等痛点,于是提出打造一个“零门槛开课”的平台,让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分享知识。
根据公开资料,成立九年来,从知识分享平台荔课,到技能实训平台女娲云教室,再到声音培训子品牌梨花教育,十方融海逐步构建起多元业务版图,深耕中老年兴趣教育。
其中,AI技术是十方融海对外传播的主要标签。2024年,十方融海发布了“小智 AI”开源操作系统,称累计接入设备近50万台,旗下梨花教育的AI陪练系统宣称能对学员50项声音特征建模。今年10月,十方融海还完成对浙新四维智能的战略投资,推动多模态情感大模型与硬件融合。
在AI技术的光环加持下,十方融海也获得了明星资本的青睐,先后得到金沙江创投、高榕资本、泓川源私募基金的投资。
从成立之初的知识分享平台到如今的AI教育科技独角兽,十方融海用九年时间构建起涵盖课程、技术、硬件的教育生态。创始人黄冠还提出:“我们希望让AI技术像水、电一样触手可及,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创新的主角。”
然而,与官宣的技术实力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家明星企业的运营版图中,正滋生着侵蚀品牌根基的沉疴。以梨花声音研修院为代表的课程体系,在平台上成为投诉与纠纷的重点。
中老年兴趣教育是十方融海看到的风口。
梨花教育总经理杨楠曾对媒体表示:“十方融海的需求洞察,非凭空臆测,而是基于对内部用户深入的市场调研与测试。有钱有闲的新活力中老年用户有更多时间投入学习,且对兴趣内容充满热情。”
十方融海对外宣称,通过多款AI产品,累计服务1.5亿用户,这个数据相当可观。

但是,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互联网上投诉的声量也越来越大,投诉的人群主要是那些期望学成后能接单挣钱的中老年人,不少人使用的是花呗和养老钱。

10月10日,一位学员在平台投诉,在试听了梨花声音培训课程后,先是通过借花呗7500元购买了声音培训课,后来对方说有低噪,让买设备,还特别标明不要去网上买,这位用户又花4999元买了录音设备,接着又被推销版权书,说录版权书能赚大钱,一开始是18888元,后又降到12888元,学员通过网上查询配音单不像官方宣传的那样赚钱,要求退款一共12798元。

由于学员年龄大,许多学员是被孩子发现后来替父母维权。10月28日,一位80岁的学员的孩子投诉,十方融海旗下的梨花教育、荔枝课堂,以能赚取高额播音稿费为幌子,不断向老年人洗脑、信息轰炸,从而“骗取”培训费、设备费、版权费,一共18578元。

社交平台上,关于十方融海的相关话题下面,总会引来许多有相同遭遇学员的共鸣和吐槽。

还有学员贴出十方融海的老师是如何“哄”着用户去买培训课,“市场行情有声书150-300元/小时”“一个月勤快一点,成功接个10单,学费可能一半就回来了”。
这种营销套路,对于许多缺乏辨识能力的老年人来说,确实有“诱惑力”。
对于用户反馈的这些营销“套路”,十方融海在对《独角兽观察》的投诉中称:“文章仅依据互联网上无法核实的个别投诉案例,便得出针对企业整体的负面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限于篇幅,《独角兽观察》前文列举的案例确实是个位数。如果十方融海将“个位数”等同于“个别”,这次我们将投诉的案例增加到两位数。

9月17日,学员投诉购买了声音变现课程,中途还买了专业设备,当时宣传是边学边接单很快能挣回学费,结果学了一年赚了150元。

10月15日,一位63岁学员投诉被虚假宣传和部分老师忽悠,购买了录音棚和版权书一共26889元,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学员相同遭遇后,追讨养老钱。

11月13日,学员投诉在“保证接单,轻松赚钱”的诱导下,先后购买课程、录音棚设备和有声演播陪跑精英班,一共26799元,学完后,未能获得任何赚钱机会,要求尽快全额退款。

9月5日,学员投诉被导师诱导购买梨花声音研修院课程,后又被诱导购买3999录音棚设备。
限于篇幅,我们这次只展示两位数的案例。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十方融海的投诉超过3000条,主要集中在“虚假承诺”“诱导消费”“退费难”,在社交平台上,很多有相同遭遇的学员都晒出了“有图有真相”的经历,而且这样的声音每天都还在增加。
当然,这些投诉也可能会有一些与投诉人描述存在偏差的地方,但总的来看,他们遭遇十方融海旗下课程的营销套路都是极其相似的:低价/免费引流(试听课)→情感化收割(各种彩虹夸)→虚假宣传(学成后有高额收入)→套路营销(培训费、设备费、版权费)→承诺落空(退费受阻)。
对于十方融海的这个营销套路,此前已有权威媒体关注到。
今年1月,澎湃新闻以《女子诉“剪视频培训”虚假宣传:号称兼职月入两三万 实际单笔最高20元》为题,报道过一位十方融海学员维权的案例。
2024年1月,陈女士支付7080元报名十方融海的影视后期课程,销售承诺完成PR课程后可以高收入接单。然而,课程完成后她未获得接单机会,实际收入也远低于报名时的宣传承诺。
陈女士要求退款,但班主任却以“课程已交付”为由拒绝。无奈之下,她只好向法院起诉要求退一赔三。
澎湃新闻联系到十方融海。相关人员表示,由于消费者已选择诉讼途径解决纠纷,因此暂不作回应。
“法院调解期间,十方融海提出支付5000元和解,我拒绝之后,2025年1月17日对方又提出全额退款。”陈女士说:“我要求退一赔三,这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也是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虚假宣传的危害。”
澎湃新闻在某投诉平台检索发现,陈女士遇到的问题并非个例,与“十方融海”相关的投诉量达2000余条。有网友称,十方融海以签单赚钱为由诱导老年人购课,但交完钱后一年也很难有几个单子。

另一个旁证,可能还有些黑色幽默,可能是要求退费维权的学员太多,十方融海的学员还被诈骗分子盯上。这些诈骗分子以十方融海官方名义,通过快递邮寄《十方融海退费公告》,让消费者访问相关网站、添加客服办理退费事宜。为此,十方融海还发布了关于提示用户谨防诈骗的提醒。
综上所述,这些学员的遭遇绝不是十方融海在投诉中辩称的“个别案例”。
十方融海在投诉中称,被定性“割中老年韭菜”严重失实。实际上,很多学员对十方融海的投诉中,用的是“欺骗”“欺诈”这样更直白的词(详见新增加的几个投诉案例)。
而《独角兽观察》前文中选择了相对温和的“割中老年韭菜”已经是非常客观、克制的表述,而且也不存在定性一说。前文中“是割中老年‘韭菜’还是用AI开启兴趣教育?”这样开放式的选择疑问句,到底如何定性?交给网友来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十方融海在2021年底,因为违反广告法,虚假宣传就被监管处罚过。
时过境迁,在用户的投诉中,虚假宣传依旧是老问题,这背后是在商业压力下的短期逐利。
在线教育行业单个有效学员获客成本超千元,而中老年群体数字认知薄弱,对“低门槛高回报”宣传免疫力低,成为低成本引流的理想目标。
十方融海的技术实力本应成为服务中老年群体的利器 ——AI陪练可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焦虑,智能硬件能适配其使用习惯,情感识别技术可提供个性化指导。但如果企业将重心放在套路收割而非价值创造,再先进的技术也只会放大其负面影响。
毕竟,科技的终极价值,永远是让生活更美好,而非让套路更隐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