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小米净利润创新高股价却大跌,背后原因深度解析

时间:2025-11-20 05:09:07 来源:华美财经 作者:华美财经



【财报核心数据】小米集团(1810.HK)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财报引发市场强烈关注:单季营收达1131亿元,连续7个季度保持20%以上增速;净利润创历史新高,但财报发布后股价却低开低走,最终收跌近5%,市值较9月高点蒸发5000亿港元。这一反差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



一、核心业务增长乏力:手机与AIoT板块承压

尽管小米生态覆盖手机、家电、汽车三大高竞争领域,但传统业务增长已现疲态。财报显示,手机与AIoT业务本季实现收入841亿元,占总营收74%,但同比增速仅1.6%,较二季度进一步放缓。具体来看:

  • 手机业务:收入460亿元,出货量4330万台,同比微增0.5%;平均售价(ASP)降至1062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0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小米手机ASP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
  • AIoT与生活消费品: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低于整体营收;以广告为主的互联网服务收入94亿元,增长10.8%,成为传统业务中唯一亮点。

毛利率方面,两大核心板块综合毛利率达22.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但收入增量几乎停滞的现状,使得市场对小米未来增长空间产生疑虑。



二、汽车业务成增长引擎:但盈利可持续性存疑

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成为本季最大亮点: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贡献了营收增量的绝大部分。其中:

  • 电动车业务:收入283亿元,三季度销量达10.88万辆,平均售价超26万元,单车价值量相当于245部手机;
  • 经营盈利:该板块首次实现经营盈利7亿元,从交付到盈利的速度远超蔚来、小鹏等新势力。

然而,毛利率数据暴露隐忧:汽车业务毛利率25.5%,较二季度下降近1个百分点。考虑到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面临的成本压力,小米能否持续保持盈利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三、净利润含金量受质疑:非经常性损益成关键

本季净利润创新高的背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其他收益贡献突出:

  • 两项收益合计约65亿元,同比激增60亿元,主要来自投资标的公允价值调整;
  • 剔除该部分后,核心净利润约60亿元,同比仅增长10%,增速显著低于营收增速;
  • 这种盈利结构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类似,市场担忧其可持续性。

这种“纸面富贵”现象直接打击投资者信心。财报发布次日,小米股价最低跌至38.22港元,较9月59.9港元的高点回落36%,万亿市值目标岌岌可危。



市场展望:万亿市值保卫战如何打响?

尽管小米今年累计涨幅仍达12.5%,但近期股价表现暴露三大隐忧:

  1. 传统业务增长天花板显现,手机ASP持续下滑;
  2. 汽车业务毛利率波动,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3. 净利润对非经常性损益依赖度过高。
<

机构分析指出,小米需在以下方面证明自身价值:提升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稳定汽车业务毛利率、优化投资组合收益结构。在万亿市值保卫战中,这些指标将成为决定市场信心的关键变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