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高市早苗闹剧:日本经济深陷多重危机|深度剖析

时间:2025-11-21 08:29:14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

近期,日本政坛人物高市早苗的极端言论与政策主张,不仅引发中日关系剧烈震荡,更将日本经济推向多重危机的边缘。这场由政治冒险主义引发的经济风暴,正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连锁反应。


图:日本街头(图/IC photo)

经济数据全面告急:金融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

日本内阁府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GDP按年率计算萎缩1.8%,为六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金融市场随即上演股债汇三杀惨剧:11月18日,日经225指数暴跌3.22%,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5关口创年内新低,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3.28%。东京股市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日经股指累计跌幅超2700点。

这场危机本质上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日本国内经济持续低迷、高市早苗财政刺激计划引发市场恐慌、美国金融市场调整抛售科技股,但最致命的导火索正是高市早苗在台海问题上的挑衅言论。这种政治冒险行为直接毒化了中日经贸环境,成为市场新的重大风险源。

做空日元浪潮中的政治推手

自安倍时代开启的"零利率"政策,使国际投资者形成持续十余年的做空日元套利模式。尽管今年1月日本央行小幅加息至0.5%,但与美联储3.75%-4%的基准利率相比,仍存在3.25-3.5个百分点的利差空间。高市早苗上台后主张的扩充军备与积极财政政策,为这场做空盛宴注入新动能。


图:高市早苗极力主张军备扩张(图/资料图)

其政策矛盾性暴露无遗:经济刺激必然加剧财政恶化,当前日本债务规模已达GDP的263%。财政负担加重将推高长期利率,进而传导至企业贷款和家庭房贷成本,最终抑制经济增长。这种恶性循环迫使日本可能重启无限量化宽松,导致日元进一步贬值。

国际投资者已敏锐捕捉到这种政策不可持续性。在特朗普政府施压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的压力下,日本外汇储备消耗加剧,经济后劲明显不足。高市早苗的涉台谬论更成为压垮市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投资者加速抛售日元资产避险。

中日贸易战:中国反制措施的精准打击

面对日本极右翼的挑衅,中国在经贸领域展开精准反制。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中国对日出口占比4.2%,而日本对华出口占比达18%-19%。在1406个进口品类中,日本对中国依赖度超50%的商品数量是美国的2.4倍。

具体来看:日本进口的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终端90%来自中国,手机占比86%,计算机零部件62%;化肥领域,磷酸铵90%、尿素40%依赖中国供应。这些数据揭示出日本产业链对中国的高度依赖性。

旅游业的打击更具象征意义。2024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总额占比达30%,若按野村研究所测算,游客减少将使日本GDP损失0.36%,经济损失高达2.2万亿日元。这还不包括稀土管制、化肥出口限制等后续措施。


图:中日牛肉贸易磋商已中止(图/资料图)

在华业务密集的日本企业已感受到寒意。寿司郎、迅销集团(优衣库母公司)、索尼等跨国企业股价波动加剧,这仅是贸易战升级的前奏。中国单周抛售1.2万亿日元国债的举动,更直接冲击日本金融市场稳定。

风险化解之道:收回错误言论是唯一出路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受结构性矛盾与政治风险双重夹击,日本四季度经济将继续下滑。降低风险的关键在于高市早苗能否收回错误言论,但其在公开场合仍维持强硬姿态,仅私下承认"涉台言论过头"。

这种表里不一的姿态无法改变现实:中日关系主导权始终在中国手中。2012年钓鱼岛国有化事件后,中国实现钓鱼岛常态化巡航的案例表明,任何冒险行为都将付出代价。当前中日关系需要建立"错了要认错,挨打要立正"的新常态,这既是政治智慧,更是经济理性。

正如国际关系学者徐秦所言:"搅局的主观能动性在极右翼手中,但中日关系的方向盘始终握在中国手里。"这场由政治冒险引发的经济危机,最终将迫使日本重新审视其外交政策选择。

撰稿 / 徐秦(国际关系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