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庆黄金周首日,中国迎来全球罕见的大规模集中出行潮。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叠加形成8天长假,预计数亿人通过铁路、民航、公路等渠道开启旅程。在这场消费盛宴中,一个新动向正引发全行业关注——淘宝闪购正式推出到店团购服务,首期选择上海、深圳、嘉兴三城作为试点。
团购模式虽非新鲜事物,但淘宝闪购的入局为本地生活市场带来新变量。用户获得更多比价空间,商家拓展议价能力与渠道选择,平台则构建起消费闭环。这场三城联动,既彰显淘天集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野心,也标志着其从即时配送向到店服务的战略延伸。
黄金周试金石:三城联动验证模式潜力
9月20日,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业务在嘉兴率先上线,沿街大屏滚动播放活动海报。上海、深圳两地的核心商圈与交通枢纽,同步点亮“出门用淘宝闪购”的广告灯箱。社交媒体上,探店博主已开始分享“0.01元抢单”攻略,吸引用户关注。
经过10余天磨合,到店团购的购买与核销流程已顺畅运行。餐饮商家厉兵秣马,期待将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App三端流量转化为实际消费。这场黄金周实战,成为检验业务模式的关键场景。
自4月底“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以来,市场对其拓展到店业务的猜测不断。9月10日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后,这一预期达到顶峰。10天后,淘宝闪购正式启动涵盖茶饮、甜品、正餐等品类的到店团购,商品同步上架支付宝、高德地图等多入口。
试点城市的选择颇具深意: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嘉兴作为长三角产业节点,叠加十一餐饮高峰,形成天然试验场。淘天集团意图通过这三座城市,验证到店团购的潜力与边界。
用户商家双受益:价格敏感型用户尝鲜
深圳福田的蒋琪在淘宝闪购点外卖时,发现新增“到店团购”入口。浏览后,她发现团购选择的丰富度与优惠力度超出预期。频道内设有火锅、烧烤、地方菜系等10个分类,既有陶陶居、奈雪的茶等连锁品牌,也有不少烟火小店。陶陶居广府粤味双人餐团购价178元,相当于原价的6.9折;尊宝苏丹王榴莲披萨2人餐仅需43.9元,为原价4折;LINLE林里柠檬茶“招牌三选一”套餐更是低至0.01元。
上海与嘉兴的商家同样瞄准黄金周客流。popeyes、桂满陇等品牌推出“团购再减15元”活动;嘉兴的游萬才、黔家婆等爆款餐品也上线优惠套餐。三端流量同时注入,为商家开启加速获客引擎。
目前,淘宝闪购月活达3亿,支付宝月活10.4亿,高德地图日活1.7亿。三端流量协同,覆盖用户“逛买-支付-出行”全链路场景,实现跨场景流量整合。对商家而言,到店团购直接带来客流与收入,规模效应摊薄边际成本,利润提升立竿见影。已接入外卖的商家更可复用现有资源,新增成本近乎为零。
水到渠成:生态协同构建差异化优势
淘宝闪购相关负责人称,到店团购是“水到渠成的业务发展”。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深耕十余年,为到店业务积攒足够家底。闪购业务日订单峰值突破1.2亿单,月活用户超3亿,为到店业务提供底气。
外卖与到店业务相生相成,满足用户不同场景需求。同一商家外卖与堂食用户高度重合,外卖规模增长必然催生堂食团购需求。对商家而言,到店团购优惠直接带来客流,规模效应提升利润。已接入外卖的商家更可无缝迁移资源,新增成本低,客单价高。
淘宝闪购的先天禀赋得以最大化展现:存量商家资源可无缝迁移至到店业务,线下BD团队采用原班人马,降低沟通成本;海量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助力精准匹配,优化营销效果;团购商品“一套供给,多端分发”,覆盖用户全链路消费场景。
市场需要鲶鱼:竞争推动行业进化
互联网行业从不缺少竞争。从游戏、社交到即时零售,新玩家入场总在打破旧格局,推动行业进步。市场需要鲶鱼,淘宝闪购的“三城开团”或成为搅动本地生活江湖的第一击。
2022年,美团在到店市场一枝独秀,GMV达千亿级别。抖音、快手随后发力,带动行业GMV冲破万亿量级。淘宝闪购的入局,让到店战场迎来新可能。现阶段,到店业务是增量竞争,而非零和博弈。浙商证券测算,2023-2028年到店市场规模CAGR为13.7%,预计2028年达5.4万亿元。
阿里系三端流量释放给到店业务后,有望链接更多商家与消费者。基于电商消费数据与LBS数据的精准推荐,将改变传统流量分配逻辑,实现线上对线下的反哺。例如,购买火锅食材的用户可能对火锅团购感兴趣;有母婴消费行为的用户更可能选择亲子友好餐厅。
商家侧,渠道选择增加后,对单一平台依赖降低,话语权增强。平台能否为商家赋能,帮助减低库存、优化商品组合与营销策略,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或成商家选择入驻平台的新标准。
结语:重塑消费路径,孕育行业新能量
短期的折扣能带来热闹,但长期价值才决定格局。消费的本质是人群与场景的匹配。淘宝闪购将团购嵌入购物、支付、出行等高频场景,重塑用户消费路径。当用户习惯被重新锚定,商家供给被不断丰富,这条链条将被拉长、加厚,进而孕育出新的行业能量。
中国的本地生活市场仍处在快速扩容阶段,留给后来者的空间并未封闭。淘宝闪购选择在此刻切入“到店团购”,瞄准用户“花得更值”、商家“赚得更稳”的核心需求。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一次更省更便利的体验升级;对商家而言,这是一次更低成本、更高利润的增量尝试;对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增量空间持续释放的过程。
消费始终是中国经济最具韧性的力量。本地生活的战场看似日常,却关乎数亿人的饮食选择与万千商家的生意兴衰。随着供给与需求的耦合愈加紧密,一个更开放、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市场格局正在成型。最终受益的,不只是平台与商家,更是被重新定义的消费体验。
作者 | 于米